他,15岁进中科大少年班,24岁到复旦任教,27岁成国家优青获得者

更新时间:2019-04-15 06:45:01点击:634 科研管理新闻

他,叫郁培文,1989年出生,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在中科大就读期间,他曾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4年后,他感觉纯理论的数学太过单一,没有实用性,因此19岁的他,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攻读运营管理专业。24岁时,博士毕业,进入复旦大学任教,随后,被评为复旦大学副教授。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7岁时,成为目前最年轻的国家优青获得者。对于自己在职业道路上晋升之快,成长之迅速,郁培文笑言“我只是做好科研,运气比较好”。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郁培文出生于安徽,从小天资聪颖,13岁时,考入中学,2年后,他报名参加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招生考试,被顺利录取。在刚刚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时,他年仅24岁,几乎跟他所教的学生同龄,但那时的他已经博士毕业,加上他清新帅气的外表,深受学生喜爱,被学生亲切的称为“青椒”,这也是大学生对年轻老师常用的一种昵称。在复旦大学任教,为本科高年级讲授《最优化方法及应用》、《仿真与模拟》。郁培文在接手这两门课程后,对这两门课的课程目标进行了改革,“我希望学生有能力去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理解这些模型可以运用在什么样的商业情境。”谈到培养学生的小目标,他表示,“教会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去思考数据和模型,是我最为看重的。”郁培文十分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案例的及时更新。他常常将自己新的研究、新的项目穿插进案例中,与学生一同探讨,兼顾传统理论和当下热点。“比如现在大热的人工智能,这里用到的一些模型,和动态优化里的很多概念是相通的,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作为一名教师,郁培文认为,科研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怎样make a difference, make an impact永远是我最关心的事情。”当别人问他,最擅长的一件事是什么,擅长到什么程度?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专注,能够做到很专注,不受任何事情的打扰。他曾经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教师除了传授“硬“的专业知识外,更大的价值在于传授“软”的技能,包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做决策的信心和勇气。他说,“正因为如此,我喜欢并且尊重教师这份职业,因为好的老师,就如同一盏明灯,可以照耀我们前进之路。”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双一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