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院士捐资360万奖掖后学,只因69年前的29.5元卖菜钱……

更新时间:2019-04-22 11:34:00点击:455 科研管理新闻

“生当强国好奉献,死应报民留善安……”日前,88岁高龄的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捐出个人积蓄360万元,设立基金奖掖后学,并赋诗感怀。包括同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在内的“3+2”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优先支持的对象。卢耀如说,这360万元也许不能做什么大事,但是对年轻人在科研起步阶段也许很重要,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吸引到更多的支持。作为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卢耀如以在喀斯特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被誉称为“喀斯特卢”,60年多来,他的足迹踏遍贵州大地,对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治理难题,他倾注了毕生心血。“这些钱都是我几十年的积蓄,现在回报给社会,支持那些在科研上需要支持的年轻人,这也是兑现我69年前的诺言,希望能够告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的在天之灵。我,卢耀如曾经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管是过去几十年,还是今天,我都是这样做的。”言语之间,他几度哽咽。在同济大学举行的捐赠仪式上,88岁的卢耀如上台深深地鞠了一躬。之所以选择在这时候捐赠,卢耀如解释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今年我8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66周年,参加工作66周年,学地质学70周年。”1950年,卢耀如被清华地质系录取了。因为家里太穷,清华大学开学已经十多天了,他还没有筹到路费。有一天,他所工作的福州团工委两名同事来了,带着十多个同事平时攒的钱和当天卖菜的钱共29.5元,送给他去读书。“我后来又凑了3元多,就带着这33元去北京了。”卢耀如说,“当时,我就非常感动,立下誓言,学成后一定要回报 社会。”根据卢耀如的意愿,设立在同济大学的“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将用于支持、推动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支持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优先支持“3+2”高校和科研院所,即同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3家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所高校,并将用于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的公益性、引导性课题研究资金。卢耀如长期在同济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工作,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均为他的母校,而卢耀如兼任名誉校长的贵州师范大学,则是他征战贵州石漠化的“根据地”。其实,卢耀如和贵州的缘分,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建国后,国家决定在贵州乌江修建乌江渡水电站,但在喀斯特地区,大坝建在哪,是一个难题。1959 年,卢耀如多次前往乌江渡,实地调查研究黔中一带喀斯特发育规律。彼时的卢耀如,已经在喀斯特研究上卓有成效,他建立起一套有关喀斯特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1960年,前苏联喀斯特专家索科洛夫应邀来华帮助解决喀斯特坝区问题,主动提出让卢耀如陪同。但对于坝址选择,卢耀如与索科洛夫持不同意见。索科洛夫主张选上游的白云岩坝址,而卢耀如则主张将大坝建在下游的石灰岩地区。卢耀如据理力争,后来索科洛夫被说服了。欢送宴会上,索科洛夫说:“以后工程问题可以找‘喀斯特卢’,他在这方面懂得比我多……”“喀斯特卢”的美誉由此叫开了。不过,乌江渡工程后来因故搁浅,直到70年代末才重新上马。因坝址下有4个渗流通道需要慎重处理,卢耀如后来又多次赶赴现场研究防渗基础处理等问题。贵州乌江修建乌江渡水电站1983年9月,母亲病重,卢耀如前往福州老家看望母亲后,又急忙赶到乌江渡工作。有一天,他考察完乌江渡库区,辗转接到了母亲去世的电报,而这时,距母亲去世已经4天了。如今,几十年过去,作为我国首个在喀斯特地貌上兴建的大型水电站,乌江渡坝址及水库基本上无渗漏现象,乌江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约占贵州省水火电总装机容量的40%;年发电量33.4亿度,使贵州的发电能力增加了2/5左右,在贵州电网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贵州地处世界三大连片喀斯特发育区之一的东亚片区中心,又是相对不发达山区的发展,受到了卢耀如的极大关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卢耀如首先提出了贵州等西南石灰岩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大大推动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治理。作为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贵州石漠化治理也逐渐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2004年,当时的水利部联合中科院组织专家组,对贵州石漠化进行一次专题调研。这个专家组成员共19名,均是包括卢耀如在内由的国内顶尖水利、地质专家。专题调研形成的《贵州石漠化治理专题调研报告》最终提交国务院,作为中央出台“贵州石漠化”治理方案的最有效决策依据。对解决石漠化治理的有效资金渠道,除了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外,卢耀如提出了“生态补偿”观点,他希望受益贵州石漠化地区的电力部门和用户能向当地被库水淹没的农田农户给予以补偿,方式是从每度电价中提取一分或者二分的微利。为推动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卢耀如还投身贵州教育,为当地搭建科研平台,培养喀斯特人才。他选择与在贵州喀斯特研究方面有深厚积淀的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卢耀如在贵州师范大学讲课,柯士雨提供2007年3月21日,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在卢耀如的指导下正式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科研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石漠化治理方面,相继在贵州花江大峡谷、清镇、毕节等地设立石漠化治理研究基地,探索出著名的“花江模式”。在试验区内,曾经的“生态癌症”正被治愈;在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保护方面,科研团队相继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项目、中国丹霞捆绑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以及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均获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3项,贵州成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来源:科技日报)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