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读了顶尖美本的人,毕业都去了哪儿?

更新时间:2019-05-12 03:35:23点击:464 科研管理新闻

五月伊始,申请季随着各校Offer放出已经走远,又一年的毕业季拉开了帷幕,有些学校的毕业典礼甚至已经开完了。每每这个时候,不论是身处美本还在读的同学们,还是刚拿到录取通知书不知道如何选校的朋友们,都会好奇那些读了顶尖美本的毕业生们最后都去了哪儿。不同于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十分看重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为了帮助本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有着更好的发展,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帮你修改简历、找实习、定期举办招聘会、与校友networking的活动。毕竟在美国,校友是一个强悍庞大的资源,尤其是顶尖大学遍布各行各业的人脉,可以让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少走很多弯路。除此之外,毕业生的出路是不少大学排名的指标权重之一,同时也是很多美国学生和留学生选择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吸引更多申请者,各大学校的Career Center每年都会发布当届学生的毕业出路情况。于是劳模菌菌在五一放假期间读了数百页报告来告诉大家:那些读了顶尖美本的人到底去了哪儿?有些人肯定会问菌菌,知道毕业生去哪儿有什么用呢?首先,你将看到自己学校的优势专业、职业领域和校友所在较多的行业,这对你接下来几年的求职和人脉搭建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根据数据,你可以评估大学的毕业生出路是否符合自己的人生预期,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学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能从毕业生去向预测各行的趋势,在风口和浪潮到来之时抓住机会。美国大学标杆Harvard的毕业生数据自然是所有人最想知道的。有趣的是,从2014年开始,也许是又一波创业浪潮的兴起,也许是校友扎克伯格亦或是盖茨太成功了,越来越多的哈佛毕业生选择了一毕业就创业,从2014年的2%到2018年的4%,整整翻了一倍。超过100位毕业生选择了纽约或加州,而选择出国就业的哈佛毕业生中,去中国和英国的是最多的。具体行业数据如下表所示:从数据上我们很明显能看到,历年都会有过半数的哈佛毕业生选择研究生院、金融、科技、咨询、和传媒、市场等文科类专业。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哈佛毕业生选择了科技类公司,从2013年的6%一路到2017年的12%,2018年稍有回落。金融、咨询、法律、医疗这几年来说都很稳定,但传媒、市场等一些文科类的职业一路从2014年的13%跌落至2018年的8%。教育、科学、环境也整体在逐步减少,而毕业后不确定去做什么的人也从2013年的8%逐年减少,一直到2017年的2%,但在2018年稍有反弹。说完Harvard,那一定要来说一下老对头Yale,他俩的风格真的不大一样,至少来说从这么多学校数据来看,Yale毕业生从事教育的比例真的是非常高,而且仍在逐年增加,反倒从事科技的比例比其他学校相对较低,也从侧面看出来Yale真的是一个偏人文的学校。从Yale毕业的同学中,大约17%的人会选择继续深造,而近些年来选择读研究生的人的比例在上升,博士的比例也在上升,反倒医学院的比例在逐年递减,从13年的27.6%递减到18年的15.6%。令人惊讶的是,Yale毕业后继续工作从事医疗行业的人竟然在逐年上升,从13年的5.8%到18年的10.4%。 与此同时,从事科技行业的耶鲁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从13年的8%一直到17年的11.9%的小高峰后,18年相对回落到10.7%。具体数据如下:HYP三校一般都是Harvard和Yale掐架,Princeton在一旁很高冷,就连提供的学生出路的分类和数据都不太一样。王子屯的每届毕业生比例基本就是7:2:1——70%去工作,20%去读书,剩下10%要么没说明自己做什么,要么没给数据。另外需注意的是,普林的数据只有14-17年这4年,这已经9102年了,就连Amherst都时隔3年后在官网更新了数据,作为名校佼佼者中的王子屯居然佛到没有提供18年的数据:从数据我们看到,选择直接工作的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继续读书的人数则逐年递减。我们再来看一下各个专业的数据。不得不说,王子屯这个专业划分主页菌是完全没看懂,人数最多的一类是“Professional, Scientific,& Technical Services”,菌菌只能翻译成“专业、科学、技术服务”。这里的公司不仅包含了IBM,还有咨询巨头McKinsey,Bain和BCG,王子屯就直接把咨询这一类全部划到了这个分类底下。但更迷的是,在“Information 信息科技”组里,有Facebook,有Google,有Microsoft,唯独把Amazon划分到了“Retail Trade 零售贸易”里面,也是很迷醉。对于继续深造这条路,Princeton的毕业生出路也算是顶尖了:Stanford,UPenn,Harvard,Oxbridge,当然还有本校,不可谓不厉害。虽然Columbia排名时常很高,但在Career Center方面还是和三座大山HYP有着一定距离,比如说,Columbia网站上并未公布历年数据,仅仅只有2018年。如下图所示,71.5%的毕业生选择去工作,17.4%选择去继续深造,这点跟其他学校大同小异。关于2018毕业生走向,你可以明显看出来,金融业是远高于其他的行业,高达21.2%,也就是说,5个Columbia毕业生里面,就有1个是搞金融的,不得不说在扭腰这座金融之都,哥大的优势可不是一点的大。况且一般哥大毕业生去的公司基本都不差,排名前10的雇主里面,有JP Morgan,高盛,McKinsey,Morgan Stanley,花旗,Google,IBM,瑞信等。说完哥大,我们来讲一个以录学霸著称的顶尖学府,UChicago芝加哥大学。不得不说,芝大和哥大在某些方面简直如出一辙。比如,UChicago也只公布了一年的数据,而且更过分的是,这数据还是2017年的,再比如,你会发现39%的UChicago的毕业生都选在中西部就职。报告里并没有明确指出有多少比例的毕业生去工作,多少比例的毕业生去继续深造,但有明确说出, UChicago毕业生申请医学院的录取率高达85%,与前20法学院84%的录取率不分伯仲。具体行业比例如下图所示:从宾大2018年的毕业学生数量来看,除去本校雇佣外,前5名雇主分别是高盛、德勤、JP Morgan、BCG和McKinsey,每家公司录取了25名左右的宾大毕业生。不得不说,UPenn是到目前为止菌菌看到的所有学校中最务实的了,接近25%-30%的毕业生选择了金融,16%-19%的毕业生去做了咨询,剩下还有13%左右的学生去到了科技,从看前5名雇主可见一斑,真不愧是坐拥沃顿商学院和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宾大啊。而且你会发现,金融是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大约每3到4个宾大毕业生里面就有一个搞金融的,如果加上咨询的话,每2个宾大毕业生里面就有1个是做金融和咨询的,细思极恐。大约15%的宾大毕业生毕业后会选择继续读书。对于研究生,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直接就读本校,剩下前5名的研究生院校分别是Columbia、Harvard、UC、Oxford和Yale。看了这么多数据,布朗的是让菌菌看的最舒服,也是数据可视化做的最好的了,毕业生各个行业的走向,人数、甚至每个公司的人数,去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学校,专业都按照年份都一一呈现在官网上,还可以手动进行筛选,找出想要的数据,用户体验实在太棒了,一张截图感受一下:18年的布朗毕业生里面,71%选择去工作,22%选择继续深造,剩下7%有选择去Fellowship的,有还未决定的,其中各行业数据如下:我们会发现,半数选择工作的毕业生进入了金融,科技,咨询和教育行业。也是出于离纽约近的原因,34%的布朗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前往纽约,17%前往波士顿,10%前往旧金山。具体的数据,Brown官网上都有,甚至包括了研究生院细化到每个学校每个项目的录取情况,大家可以自行筛选。西北大学在这些学校里算是非常中规中矩的代表,72%左右的毕业生会选择直接工作,22%左右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读书,比例基本不会随年份有着太多的变化。对于工作,学生们选择的行业也是非常稳定,商业和银行从13年的15%略有提升到18年的20%,咨询一直处于15%左右的状态,而以西北Medill传媒学院闻名于世的传媒,该专业的从业人数从13-15年的16%一下子跌倒了16-18年的13%,而从事科技的人从13-16年的15%左右增长到19%,有种以前做传媒的人都去了科技公司的既视感。尽管如此,西北从事传媒行业的比例仍远高于其他学校,毕竟新闻学院是西北全美闻名的金字招牌呐。在菌菌看来,MIT似乎是所有学校中比较独特的存在,兴许是因为其理工科学校的原因,40%的MIT毕业生都会选择继续深造,而只有一半多一点点的人会去工作。虽然报告里没有直接给出MIT本科毕业生行业的比例,但MIT很实诚地给了统计的人数,甚至还加上了工资,而且作为一个极其严谨的学校,还给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甚至连Bonus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也给了,MIT的信息透明化也是在主页菌看的众校中独树一帜。从表格上看出,四分之一的MIT毕业生从事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工作,14.5%的毕业生从事咨询,剩余从事较多的如航空航天和工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是菌菌看的这些学校里面最少的,只有不到5%,而文科相关的基本没有,真可谓是,理工神校啊!说完了大U,我们来说说LAC,不得不说LAC真的在数据统计这方面做得比大U差的远多了,就拿头把交椅Williams来说,这学校是真的足够傲娇,主页菌遍寻了其官网,甚至去问了Williams的导师,也没找到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数据,藏得不可谓不够深,甚至主页菌一度觉得,这学校根本没统计。而第二名Amherst实在也没好到哪儿去,要知道学校官网的上一份数据是3年前……14-15年17-18年对比Amherst 2014和2018两年的毕业生数据,我们会发现选择直接工作的比例显著增加,从2014年的65%直接到了2018年的86%,而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明显减少,从2014年的17%直接跌至2018年的11%。14-15年17-18年我们再来看行业的对比,从事金融的人员比例明显增加,从2014年的22%直升到2018年的37%,也就是说每3个选择工作的阿莫毕业生里有1个是做金融的。另外从事教育的比例也大大增加,从2014年内的16%增加到2018年的21%,Amherst大概是主页菌见到文理学院里目前从事教育比例最高的,堪比大U里的耶鲁啊。而且虽然近些年来科技方面大红大紫,可阿莫的毕业生似乎不为所动,科学技术的比例没有丝毫变化,其他行业也基本维持稳定。虽然特警队最近被Frat的事情推上了热搜闹得风风火火,但不得不夸一句,学校的数据确实有丝袜一贯的简练风格 —— 简简单单,没有图,也没太多废话,数字列表一目了然。2018年Swarthmore毕业生里面,70%决定去工作,21%去继续深造,剩下9%选择诸如旅游或尚未决定。除去这些,学校再未公布任何关于2018年的单独数据,取而代之的而是一个从14-18年的趋势。从2014-2018年,约有25%的Swarthmore的毕业生选择从事诸如投行、咨询等商业相关职业,24%的毕业生从事研究类相关的工作,诸如科学研究,经济政策研究等,18%的毕业生从事科技、工程相关职业,10%从事教育,10%从事公共事业,还有剩下的6%从事法律相关的职业。也因为在费城近郊的缘故,除去20%的毕业生去了扭腰外,19%和14%的毕业生要么留在了费城要么去了华盛顿。而对于那些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们,46%的人选择去读博士,也就是说近半数的SWAT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去读了博士。31%选择硕士,还有11%的医学院和9%的法学院。而录取学校则是一水的你能听过见过的名校,Harvard,UPenn,Yale,Princeton,Stanford,MIT,Cornell,Oxford,Columbia,UChicago。真的印证的那句话,文理学院的毕业生申请结果是真的好。主页菌一路看下来,录取数据网站做的最好的,一定要非Wellesley莫属了,整个响应式布局的网页拉下来看的那个是舒服,还颇具设计感。对于2018届毕业生来说,74.71%的毕业生选择了工作,17.43%选择继续深造,3.45%选择一些项目,4.41%仍在继续寻找,而姑娘们去当兵的则一个也没有,当然菌菌也没有想通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公布这个数据。其中Wellesley的顶级雇主们不乏如Google、埃森哲、JP Morgan这样的巨头,还有如Harvard、MIT、UC这样的学校。而不出意外的是,近半数毕业生留在了麻州,剩下的一小半去了纽约和加州。具体行业如下: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是,高达18%去工作的毕业生选择了教育,这个比例在主页菌看过这么多数据里面实属非常高。而那些去读研究生院的毕业生们,申到的学校也是意料之中的好:一直传闻Middlebury有很多花街大佬的校友,是花街文理学院里的Target School。从学校2018年公布的数据来看,确实不假。16%的Midd毕业生选择了金融行业,13%从事咨询,12%从事科学和健康相关,12%从事艺术传媒,11%从事科技,11%从事教育,可见明德的学生所去的行业非常平均,除了金融外,并没有特别强的倾向性。而77%的明德学生毕业后会直接就业,只有13%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对于继续深造的学校一般来说也都是如Harvard、Columbia、MIT、Stanford、Yale、Oxford的顶尖学校,就拿菌菌毕业的这一年级来说吧,很少有中国毕业生出上述这几个学校的。不得不说,爆灯不仅食堂全美第一,在统计毕业生数据方面也是数一数二。这是唯一一个不需要主页菌整理,就直接把13-17年所有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直接放在了官网上的学校,不可谓不厉害。从上面的官方表格可以看出,每年大约有75%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而15%的毕业生则选择继续深造。在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24%选择读博,43%选择读研,还有8%的法学院和14%的医学院,学校甚至直接把每一年的具体人数都公布了出来:比较遗憾的是,爆灯官网并没有公布工作学生各个行业的比例,只是给出了雇主列表,略显不足,但看在直接在官网上统计总结好历年数据这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这俩学校真的值得放一起说,因为他们都太刚了,有多刚呢,这俩学校基本都没有2018年的报告,或是任何相关的可视化数据,而是直接把所有的数据都开源了,Excel可以随意下载,当然,你想要什么数据,自己整理就好,一看到几千条散落的数据的菌菌,吓得赶紧关掉了Excel……总结了这么多,真的只能说,每个学校真的不大一样,不过主页菌也总结出来了以下几个规律:综合诸多学校来看,除MIT以外,其余学校的毕业生大约有70%选择了直接工作,25%左右的人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可见这和我们中国大部分的观念是不一致的: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继续读书到研究生再出来工作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选择,在美国则恰好相反。大多数毕业生去了临近的地方工作,剩下的大多去了纽约或者加州,由此可见学校的地理位置对未来的工作真的是相当的重要。选校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每一个州的强势行业是什么?如果毕业立马工作的话应该如何早做计划?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类工作的快速崛起,毕竟正如大家说的那样,现在FLAG工资可是比投行高。过半数甚至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是从事金融、咨询或科技相关的工作,这个可还真不是中国留美学生的趋势,而是全美大学毕业生的趋势。这后面映射的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的供求关系。其实这些数据和分析也只能略微看出各校不同的风格和学生群体选择的走向,当然最终想去哪儿所学校,想去做什么,还要靠各位自己来决定!(本文转载自:Stoooges三士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青塔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