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专业“大热”的背后是学校特色的消亡

更新时间:2019-05-13 20:02:29点击:490 科研管理新闻

教育部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其中备案专业点1831个、审批专业点241个,撤销专业点416个。据了解,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被撤销最多的专业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有关教育专家以为:“在设置专业时,不充分考虑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盲目追逐热门,导致热门专业在很多学校‘一夜之间’就开出来,可专业却没有办出特色。同时,专业人才培养供给超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眼就‘热门’变‘冷门’。可以预见,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很可能在10年后又面临被撤销的命运。”说的好,但要切中肯綮,尚需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大热”的背后是学校特色的消亡!“就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使之区别于别的学校。”比如,诞生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系中国第一所民办西制大学,法学院有“华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学院”之美誉,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 有中华民国外长、总理、著名法学家王宠惠,著名法官、法学家吴经熊、李浩培、潘汉典,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倪征燠等。而今年逾古稀的老知识分子,一提起当年的北洋大学想到的就是化工系、建筑系,一提起当年的圣约翰大学想到的就是首创全英语授课,一提起当年的辅仁大学想到的就是学术传教……“学校特色”从属于“学统”。方朝晖教授对“学统”的定义是:“一种独立的学术传统,包括一门学问所具有的独特的运作逻辑、意义世界和研究范式等。”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普遍性的,另一种是地方性的或曰特殊性的;任何一个普遍性知识都是通过地方性抑或特殊性知识的扩张而达成的。比如老北大的“学统”就是“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唯其如此,老北大的文科独秀一枝;唯其如此,北大成为那个时期中国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0年8月,陈独秀创建上海共产党小组。1920年10月,李大钊创立北京共产党小组。中共一大前,中国53名中共党员有21名是北大师生、校友;唯其如此,巍巍上庠,国运所系,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著名学者专家,深刻影响和大力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的发展……“学统”是一个凝重的概念,是“学校特色”不断深化的结晶。一旦“学统”成为人所皆知的“大路货”,那是十分可悲的。“学统”在某种程度上与“血统”有相似点。“血统”系指不间断继承同一祖先血缘的子孙群体,强调直系亲族,通常以姓氏的继承表现出来。对“血统”的记录叫做家谱。这就像对“学统”的记录或曰具象化唤做校史一般。有一句西谚:“三代成就一个贵族。”理由不言自喻:“贵族并不是一个财富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一个暴发户不仅会把自己的万贯家财传给子女,而且自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择手段从下层往上爬时那些习性,也会和财富一道传给下一代。只有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儿女们在向第三代交接时,那些习气才可能从家族中扫除干净。”“血统”论是错误的,研究“血统”延续变化之规律是很有必要极其重要的,譬如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大学“学统”及其办学“特色”就大有裨益。曾几何时,一哄而上办金融专业,一哄而上办计算机专业,一哄而上办英语专业……全然不顾自己有几斤几两,这哪里是在办学,分明是在经商,且为奸商。大学商业化的根子是教育行政化:“获得自主权的大学,有的并没有转变以前的思维,还由行政领导或部门拍板举办什么新专业,或者撤销某一专业。因此,在举办新专业时,‘一哄而上’举办热门专业的情况,依旧存在,而有的专业被撤销,在校内也遭到师生和校友的反对,认为不应该因为就业率不高等利益因素就把专业撤掉,要坚持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具体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专业的开设,目前看来,有的学校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存在追逐热门、盲目迎合社会需求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全国26个省区市2898名教育局长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基层教育行政领导人员相当一部分由非教育领域出身的行政领导担任或转任,缺乏足够指导教育改革创新的专业能力。窃以为,相对于没有办学自主权的基层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大学里的外行领导的比重或曰比例更值得进行专题调研!(本文转载自:齐鲁壹点。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青塔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