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近日又与多所日本一流高校签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放育人“更国际”

更新时间:2019-10-01 09:51:52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9月24日-27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率团访问日本期间,访问了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多所日本著名高校,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于2018年与京都大学开展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此次访问进一步拓展与日本著名高校的深入合作,新签署了清华大学与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的校级合作备忘录和合作意向书。 合作备忘录和合作意向书中特别突出了要依托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加强清华大学与这些著名日本高校的深入合作,内容包括规划和实施研究生双学位课程,创建联合研究平台以促进师生间的科研合作和交流,以及制定和实施双方的人员交流计划,深入推进务实合作。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与名古屋大学校长松尾清一签署校级合作备忘录(张帆 摄)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与早稻田大学田中爱智总长签署合作意向书(张帆 摄) 清华大学与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的合作,是加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国际化办学的又一重大举措。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于2019年3月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成为服务社会和引领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创新研究中心,以及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的典范。根据清华大学的发展战略和深圳市的产业需求,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优先布局清华大学一流的工科学科并辅以创新管理,形成“6+1”个主题领域,包括新能源与材料、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未来人居与智慧城市、环境与生态、创新管理。这些优势学科与深圳市的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将为深圳产业转型提供动力,为大湾区的社会创新发展助力,并有力地支持清华大学建设“双一流”。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办学特色,与国际一流高校和机构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着眼全球重大挑战问题的研究。 除了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之外,目前,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法国交叉科学研究院等一批世界著名高校、机构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合作  探索深度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合作  探索深度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揭牌仪式(余飞慧 摄) 清华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合作基础深厚,早在1979年,两校便签署了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与国外大学的第一个学术交流协议。40年来,两校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能源、环境、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基于多年的合作互信关系,2014年,清华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建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凭借两校的综合学科优势和雄厚工科基础,构建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教育与研究体系,吸引世界一流的生源与顶尖的教授和研究者,积极应对和解决区域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和技术变革浪潮中探索中美高等教育合作新范式。 TBSI采用交叉学科的创新模式,围绕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 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等建立3大跨学科研究中心,并建成了由22名全时教师和48名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名、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8名、杰青7名。 TBSI为高端国际创新平台在深圳落户提供了依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石墨烯发现者之一安德烈?盖姆领衔的“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图灵奖得主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领衔的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也先后依托TBSI设立。 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合作  瞄准“未来疫苗”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副校长玛吉·达尔曼签署协议(丁超 摄) 2018年7月,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副校长玛吉·达尔曼共同签署了“清华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协议”,筹划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建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创新学科,双方将整合科学、工程、医学和商业方面的力量,共同为解决全球性重大挑战性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创新学科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该学科紧密结合深圳的产业特色和创新方向,与深圳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清华与帝国理工学院的强强合作,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转化。2018年11月,清华-帝国理工疫苗工程研讨会在深圳研究生院举办,就疫苗工程等生物医药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合作交流进行深入讨论,并探讨了双方将来在疫苗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转化方面的工作规划,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双方正在筹备共建伦敦-深圳姊妹实验室——未来疫苗联合实验室。 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  开展学生联合培养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乌尔里希·吕迪格签署合作协议(赵青松 摄) 2019年9月20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乌尔里希·吕迪格到访清华大学,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签两校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展合作的意向书。亚琛工业大学是清华最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两校已有近40年的友好合作和交流历史。长期以来,两校积极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师生互访、科研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双方自2001年开始合作举办的双硕士学位项目是清华与国外高校间开展的首个双学位项目,清华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每年互派约30名优秀学生到对方大学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由清华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分别授予各自的硕士学位,至今已互派800余名学生参与此项目,成为中德两国高校合作的成功典范。 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优势,深圳研究生院于2016年获“深圳市智能制造学科建设项目”支持,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在深圳研究生院与“智能制造”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智能制造人才。清华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共同签署两校在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展合作的意向书,将探索更多两校之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两校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与日本京都大学合作  解决全球性环境领域问题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京都大学地球环境学堂双学位合作签约仪式(丁超 摄) 清华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在深圳的合作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2005年10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前身)与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成立“清华-京大环境技术联合研究和教育中心(简称中日中心)”,建立了针对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常规互访交流及培训机制,开展水环境方向、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方向、大气污染控制方向等专业课程教学,启动了全球杰出人才培养项目为亚洲特大城市人类安居工程中心(GCOE)以及环境管理人才培养国际中心(EML)的研究和教育项目。在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水及污染物循环、再生水及能源的利用技术、流域环境污染问题等环境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5年以来,两校大约有300名学生进行了短期交流互访。 为解决全球水危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深圳研究生院与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组成研究团队,围绕“再生水利用”开展深入而长期的合作研究。中日联合组建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水回用技术委员会(TC282 Water Reuse)秘书处,清华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团队作为中日双方ISO/TC282的核心成员,共同推进ISO标准制定。由清华大学牵头制定、日方参与的3项再生水利用ISO标准于2017年和2018 年正式出版发行。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2018年双方签订了清华-京大环境学科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京都大学地球环境学堂双学位项目协议。“环境与生态”将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重点发展的主题领域之一。 与法国交叉科学研究院合作  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与法国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Francois Taddei签署合作备忘录(杨昊 摄) 2015年,清华大学和法国交叉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建清华大学国际开放创新教育中心(Open Faculty for Innovation, Edu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简称Open FIESTA)。中心致力于建设面向全球开放的合作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网络,引领教育模式创新,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全球视野与领导力的创新人才,并组织开展国际创意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面向全球选拔品学兼优,具有创造力、开放思维、创新热情、胸怀梦想的杰出学生参与该项目,交汇融通东西方的文化与思想智慧,共同探索全新的交叉研究领域与学习模式。“BIO3生命技术”和“互联网+创新设计”两个硕士项目采用全英文教学,学制为两年至两年半,项目课程学习时间约为1年,之后学生将参与海内外跨机构、跨专业轮转实习。项目实行高度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发展创新创业潜质与前沿交叉领域创新能力。来自海内外学校、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组将针对学生的个人学习与创新创意志趣帮其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中心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创新活动,优秀的学生创新项目将获得中心在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Open FIESTA中心每年选择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创新挑战项目,与哈佛大学、日内瓦大学、巴黎索邦城市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国内外高校,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实验室、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中国硬件创新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联合主办国际创新论坛、开放创新主题大赛等,共同探索解决全球科技和社会问题,推进创新文化传播与建设,促进社会创新,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未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还将进一步拓展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力争在深圳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群,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