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结果都很好?“双一流”建设,应明确淘汰比例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6:38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在刚刚过去的8、9月份,“双一流”中期评估频繁出现在各个高校官网。从“双一流”高校的官网中可以看到,近段时间以来,至少有80所高校正在或已经完成了中期评估。各大高校纷纷采用学科自评、校内专题研讨、专家评审等方式,对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进行评估,目前所有评估的高校都通过了中期评估,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高校都收获了相当高的评价。 众所周知,“双一流”建设和此前的985、211工程建设,是有明显的不同的,即“双一流”建设要破除985、211建设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问题,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我国在启动“双一流”建设时,就明确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原则。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所有建设高校都表现优异、优良,会有学校被淘汰吗?而如果没有学校被淘汰,其他学校要进入“双一流”建设,是不是会不断扩大总量,最终,当初确定的建设原则就难以落实,“双一流”建设又出现985、211工程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问题呢? 要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对高校建设情况实行第三方专业评价,同时,明确具体的淘汰(动态调整)比例,比如,必须淘汰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并严格落实。 动态调整,对避免“双一流”成为建设高校新的身份标签,十分重要。我国在启动“双一流”建设时,就明确“双一流”名单,是建设名单,不是建成名单,但是,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入围高校,以致社会舆论,都把这视为学校的荣誉以及新的身份标签。在“双一流”名单公布后,就出现了“双一流”高校的说法,与之对应,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被称为“四非”高校。有的地方在引进人才时,也把“双一流”学校毕业作为对人才的学历要求。 这都表明,“双一流”建设存在偏离初衷的问题,要回到“双一流”建设的初心上来,就必须扭转将“双一流”视为学校身份标签和帽子的做法,这就需要排除阻力,实行“双一流”淘汰制。只有严格实施“淘汰”,才会引导社会破除“身份””“帽子”思想,关注具体的建设。举例来说,一所学校之前在“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在新一轮建设中,不在名单中,那么,再以“双一流”作为学校的身份就不合适,而当淘汰机制一直推进,大家也就会习惯竞争与动态调整。 毋庸置疑,在当前,实行开放竞争的是比较难的。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和学校都把入围“双一流”视为成就,也习惯了将获得项目、入围计划就作为学校的身份,因此,是肯定不愿意被调整出局的。另一方面,对于主导“双一流”建设的主管部门来说,“双一流”建设高校都取得优异,至少良好的建设成效,也是自身的政绩。这样一来,皆大欢喜的局面就是现有的都不淘汰,在目前基础上再新增高校。 其实,包括已经出现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问题的985、211工程,也是建设工程,是希望通过给入围工程的高校、学科一定的经费资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受行政与利益因素影响,入选工程,变为了荣誉、身份,于是,想要建立竞争与淘汰机制很难。“双一流”建设必须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 首先,主管部门必须意识到,建立开放竞争与淘汰机制,是“双一流”建设不同于985、211的根本所在,要把建立开放竞争与淘汰机制作为重点。因此,有必要确定淘汰比例,只有动真格进行淘汰,才能扭转“重立项,轻建设”,“说过了,就是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的形式主义问题。说白了,“双一流”建设就是一个资助高校建设的项目,获得与没有获得资助项目,是十分正常的。这就不该和学校的身份、地位挂钩。 其次,应该推进真正的第三方专业评价。目前,对高校的评价,虽然也说是第三方评价,但是,评价还是由行政主导,并非独立的第三方,这也是导致建设成效都很好的重要原因,和我国高校对科研项目的评价,不是国际领先,就是国内一流同理。只有实行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才能客观评价建设成效,也才能在项目建设中,做到开放竞争、动态调整。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