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高校工作,看收入or看编制?

更新时间:2019-12-25 13:05:45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近日,某学术论坛发起了“去高校工作,看中收入还是编制?”的投票,结果在意料之中。 调查显示,68.0%的人投给了有编制起薪低的选项,24.1%的调查对象选择高收入无编制,7.9%的受访者则表示无所谓。 01 编制=稳定?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 长久以来,在大多数人眼里,编制=稳定。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不管是福利待遇还是评职晋升上都存在着一些区别。 在编教师的福利主要由国家承担,因而更具保障性;而非在编教师的待遇则取决于用人单位,相对来说不太稳定。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实行“用工双轨制”的情况下,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 除了待遇之外,还有其它种种限制。评职称时编制内的教师是优先级,各种校内外锻炼挂职与编制外也无关系;校内家属区的房产,编外人员也无资格购买,不平等现象甚至还延续到了下一代... “同在一所大学,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着待遇和福利的巨大鸿沟。”这一句吐槽,道出了无数校内编外人员的心头苦。尽管同为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然而待遇上的落差与失衡感,总是像阴霾一样环绕在他们的内心,如同萧瑟的冬季。 02 编制收紧,“非升即走”聘用制走俏 但是近年来国家人社局出台的事业单位改革新政策,也预示着未来公立医院和高校或将面临全面取消编制的问题。不过改革措施并非一蹴而就,取消编制也无法做到一刀切,目前仍有不少大学还在使用编制招聘,如南京某高校的师资招聘中的引进待遇一栏里就明确表示应聘博士入职后享受事业编待遇。 但是更多高校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逐步收回编制,目前大多数985和211高校普遍采用"非升即走"的校聘模式(特聘教授/副教授),此外,还有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高校也开始采取聘用制,为将来彻底取消编制做准备。 03 高待遇的背后是高压力 相比用编制吸引人才,这些高校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往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 更好的科研平台以及更高的待遇。如某所实行非升即走的沿海高校对新晋教师的承诺年薪为30万,并为其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周转房、子女入学等相关福利待遇。 《寒窗苦读23年,一年收入15万?》一文中曾指出,一名新晋大学教师的年收入如能达到15万元,那已经处于同行中的最顶层了。 然而高收入的背后需要承受相当高的科研压力和淘汰风险。大部分高校规定在聘期内考核不合格或未晋升为副教授将予以解聘,聘期一般为5-6年,但部分高校或部分岗位聘期仅3年,即3年未评上副高,就会被要求另谋发展。 当然,顺利晋升的人占比不高,如去年某高校留校率不足5%,大部分青椒和博后都得离开,压力可见一斑。 04 编制仍是“铁饭碗”,但科研能力才是立业之本 其实,现在的岗位编制和以前的固定编制是有区别的,编制不再随人走,并且有相应的岗位考核,考核不通过或做不好岗位工作,学校有权予以解聘,不过不同高校对于该岗位的考核指标设置不一样,不过只要未犯什么大错误一般不会被开除,相对“非升即走”而言,依旧相当于个”铁饭碗"了。 但对于业务能力强、科研成果自信的大佬来说,没有了编制的束缚,可以更自由流动,当仁不让地“人往高处走”,哪待遇好去哪,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当然,如果在梦里的话,小编还是想说一句:编制和收入我全都要!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