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潜力股!这所老牌名校实力强劲

更新时间:2020-07-24 16:01:22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在我国的工程建筑领域,有一座高等学府享有盛名,常常被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师们提起: 她是我 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曾被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奖”; 她坐落于古都西安,积淀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 她是国务院认证的第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她培养的毕业生,在行业内广受欢迎,她的名字,就是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办学百余年来,一批批新中国的卓越建设者们从这里走出,无数著名建筑最初的底稿蓝图,便是在这片交织着历史感与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慢慢勾勒绘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所把民族复兴的理想追求写进校歌的百年院校,依旧初心不改,一代代建大人怀抱着认真与热忱,担当着为新时代培养优秀建设者的重大使命,不矜不伐、独树品格,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持续迈进。 ▎师资队伍 实力雄厚 百年建大,人才辈出。 在这里,有着一支规模高达2800余人、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1700位专任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者占比近60%! 他们由院士、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青优青、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杰出人才组成,大师与大楼在这片校园里相得益彰,这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业界顶尖的学术规训和专业教育。 以中国钢结构三大才子、著名结构工程专家、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陈绍蕃先生为代表的共和国土木建筑领域一众大师在建大校园里潜心治学、培桃育李;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陈绍蕃先生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徐德龙院士、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刘加平院士、梁思成建筑奖得主王小东院士、南非科学院孙博华院士等一众顶尖人才在这里为莘莘学子传授学识、答疑解惑。 2017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教授领衔的 西安建大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团队 ,凭借着一直以来对于“使命”二字的不懈践行,扎根西部做出的杰出贡献,成功入选。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加平院士 多年以来,这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老师们组成的优秀团队,紧紧围绕我国提高绿色建筑整体水平的重大需求,瞄准前沿,潜心科研,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建大宗旨贯穿始终。 他们以“为8亿农民造好房子”为誓言,走遍祖国大地,帮助西部地区农村农民改善居住环境; 他们在陕西、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福建等地建造生态民居,助力脱贫攻坚,开创性地提出“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的建议,并得到中央领导与住建部的高度肯定; 图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指导农村危房改造 他们秉承因地制宜、适应气候、就地取材、继承传统的绿色建筑核心理念,提出并率先开展了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研究,建立了研究创作地域性低能耗建筑模式的方法,揭示了西部传统建筑节能经验的科学机理。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累计指导全国危房改造超过500万户,培训各地工匠10000余人次,设计完成了云南多民族聚集区生态民居建筑、新疆生土民居建筑、黄土高原绿色窑居建筑、西北荒漠区低能耗生态民居建筑等低能耗建筑模式,示范工程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完成西藏自治区低能耗住宅建筑设计、青海牧区组合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示范工程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率达到90%!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羊八井调研 如此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这支团队成为了我国建筑学科首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次荣获、入选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国家级人才称号。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加平院士指导学生 他们形成了“创新研究、实验认知、实践应用”为主的渐进式教学体系,近五年累计培养硕、博士、博士后近千人,出版各色教材和专著22本(套),其中《绿色建筑概论》《建筑气候学》《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等更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正是基于诸多这般优秀的教师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打造了一批顶尖的教学平台。在这里,有着“冶金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8年,西安建大“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控制与节能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通过国家级项目认证。 杰出的教师队伍和坚实的教学平台构建,保障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其在历年间先后斩获了1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彰显出了这座百年学府的强大实力。 ▎学科实力 业界翘楚 2020年7月,用于评价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更新,西安建大材料科学正式迈入全球前1%。 这是继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之后,西安建大第三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列陕西省属高校第2位。 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这座百年学府在其间同样有着耀眼的成绩: 除了“建筑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一同并列全国第六之外 ,还有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其他4个学科位列全国前10%~20%,学校综合学科实力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最权威评价体系的高度肯定。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不仅如此,这所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里,一流专业的数量也十分惊人。 在教育部2019年公布的首批“双万计划”名单中,西安建大入选了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占现有本科招生专业数量比例已经超过60%。 在这里,还有着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陕西省特色专业,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 作为我国工程建筑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始终追求一流,有着极为广阔的国际视野。 多年来,通过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先后与美、英、德、澳、加、法、意、俄、日等国家和地区1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年5月,教育部正式同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设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澳大学安德学院。 这是西北地区首家同时具有硕士和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配备了国际化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建大学子不出国门即可享受优质的国际高等教育资源。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年12月,她更是被列为陕西省、教育部和住建部三方共建的高校,学校的发展得到了更高层面的支持。 现如今,这座以土木、建筑的强悍实力闻名于世的百年学府,已然成为一所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管、艺、理、文、法、哲、经、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优势平台 蔚然大观 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西安建大在科学研究领域同样建树颇丰。 2018年1月,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揭牌成立,并在这里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除此之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还拥有1个西部绿色建筑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34个,以及3个声名远播的甲级资质设计研究院。 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强势地位,也让西安建大被赋予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使命。 2019年,住建部与西安建大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家级智库——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政府也依托西安建大的独特优势,先后成立了“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等三个研究院。 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科和基础扎实的科研平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着突出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十三五”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已经承担了六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2019年王树声教授主持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现代传承营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单项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就高达2897万元!另外,学校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还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合计5363万元。 此外,近五年西安建大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6项,经费合计9460万元。 2015年,刘加平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获得了1770万项目经费支持。 优秀的科研实践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重量级各项评奖评优里都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简称“三大奖”),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国家级奖励,是对科技工作者科研水平和成果的最权威认定。 “三大奖”由国务院设立,每年合计评选数目不超过300项,竞争相当激烈。因此,“三大奖”的获奖情况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及其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先后斩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 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作为供热、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陕西省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通风空调气流组织、地下空气环境(地下水电站/地铁)保障、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领域研究,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2013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安桂教授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热湿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系列产品研发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图丨2013年,李安桂教授在奖励大会现场 2017年1月9日,同样是 在人民大会堂 , 李安 桂教授团队完成的“地铁环境保障与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再次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的研究成果和杰出贡献,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学以致用 勇于担当 以“自强、笃实、求源、创新”八个字为校训的西安建大人从未忘记,要将自己的学术科研实践与祖国大地紧紧绑在一起,推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在茫茫雪域高原,在巍巍秦岭深处,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在祖国最需要建设者的地方,建大人的身影从未缺席。 2008年,一场地动山摇使得近七万同胞罹难,举国悲恸。当时年仅29岁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邓明科作为建设部第一批派往重灾区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被眼前满目疮痍的场景深深刺痛,那时起他便在心里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研发出一款坚不可摧的新材料来对抗大自然的灾害。 图丨200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抗震救灾专家团 经过多年间的上千次的不断试验,留校任教的邓明科教授终于研发出了高延性混凝土,这种新材料的拉伸性能达到普通混凝土的50~200倍,实现了“裂而不坏”,被称为“可弯曲的混凝土”, 并成功应用于房屋加固、建筑结构等领域,获得了四十多项国家专利,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技术。 邓明科说,即使遭受到汶川地震震中的强度,房屋也不会出现有害裂缝,更不会出现坍塌。 有着相近理想的,还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周铁钢教授。他 多年来扎根一线,致力于陕西 省 贫困 县的危房 改造, 把农 村危房改造视为 脱贫攻坚的重中之 重,和 陕西省住建厅合作, 带 领 团 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为陕西省农村危房设计了修缮加固实施方案,助力陕西省实现了17.68万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磊教授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磊教授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成绩令人瞩目,学成归国后,他一直专注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并转化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王磊教授在“膜分离”技术上取得的成果,不仅在苏州新区催生了两家潜力巨大的高科技企业,还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与盐湖中贵稀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研发高性能超滤、微滤、纳滤、正渗透等分离膜产品与设备,推动了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膜材料、膜产品加工及膜分离技术应用等产业创新发展。 多年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优势,与时代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他们完成了黄帝陵整修总体规划,获得了1998年全国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图丨黄帝陵 我国著名“五岳”之一的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也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大师们,并获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项目一等奖。 图丨华山风景区 历时22年的宝钢工程,同样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斩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等重大奖项。 图丨宝钢工程 除此之外,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市报话大楼 、东北工学院四大学馆、新疆国际大巴扎……人们记忆中出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之手的经典建筑规划作品,不胜枚举,这所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早已在祖国的大地上镌刻下了独属于西安建大的深刻印记。 图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 201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树声教授团队全面整理发掘了全国1400多座古城的地方志和城市图,编著出版了18卷《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 这是我国首次对全国范围内的古城规划经验进行大规模搜集整理研究,为揭示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现代价值奠定了学术基础,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获得了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建大风华 薪火相传 并校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已经先后为国家培育输送了28万余名优秀人才,在我国工程建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现如今,这里已经是十位院士的母校,诸多学术新星从这片校园里冉冉升起。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士风采 南非科学院孙博华院士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杰出人才,1986年他于西安建大取得硕士学位,多年来持续深造,专注科研。 2000年,37岁的他被南非半岛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正教授,成为南非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之一,并在2010年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他在应用力学、智能复合结构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拥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壳体理论、智能压电驱动器,微机电陀螺芯片上成就显著,曾先后发表近百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图丨孙博华院士与西安建大党委书记苏三庆共同为力学技术研究院揭牌 从2002年开始,孙博华院士每年都要回国4—5次,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瑞声声学公司等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曾担任暨南大学国际学院的首任院长,同时担任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广州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务。 2018年,孙博华院士回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自己的一身学识和抱负回馈给自己的母校,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至今,成为一代建大人的杰出典范。 师长们的言传身教和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教学,让建大学子们经常在各类高层次竞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2014年2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学生参赛作品——“织·补 Weaving of the Old Community”荣获2014 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团队组一等奖,同时这也是当年亚洲参赛高校取得的最好成绩。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赛团队学生代表接受组委会颁奖 在第25届 UIA(国际建筑师协会)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西安建大学生包揽前两名,在第26届竞赛中,西安建大学生有7组作品获奖,成为该项赛事在一次竞赛中获奖最多的高校; 图丨西安建大学子包揽第25届UIA(国际建筑师协会)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第一名、第二名 在第51届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西安建大再次获得第一名; 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金奖一项,铜奖1项,这是自该赛事举办以来,陕西省属高校首次获得金奖。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铜奖各1项 他们攀登得上高峰, 图丨 2018年5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生屈姣姣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最快速度连续登顶两座八千米高峰的女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也引领得了时代; 图丨2019年3月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马娟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并作为受表彰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他们在充满古典意蕴、如唐长安城“城—坊—院落—间”布局的校园里听惯了雁塔晨钟,三三俩俩漫步走过一幢幢充满设计感的校园建筑,俯仰之间,处处都是西安建大独有的历史与传承。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卓越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层出不穷的优秀毕业生,也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行业内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西安建大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广受欢迎,3-5年基本都可成为建筑类及相关领域的骨干。 多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都有着十分良好的就业工作态势,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着95%以上,居陕西省高校前列。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以2019年为例,西安建大共召开了1182场专场招聘会,全年共收集岗位需求98558个,毕业生供需比高达1:16.4! 历年间,西安建大不仅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还先后两次在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评选中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其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里会是崭新的开始,在这里将会成就独属于你的建大时光。 百年学府,风华正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欢迎大家的到来。 图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2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生计划解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4个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次招生,招生类别涵盖普通理工类、普通文史类、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队、定向、保送生、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内地新疆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录取批次涉及本科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3个批次。 一、招生计划情况  2020年,学校计划总数5020人,在陕招生计划3165人,其中理工类1935人,文史类322人,艺术类323人,体育类39人,国家专项174人,地方专项184人,中外合作办学188人。 二、录取原则 1.普通文理类录取原则: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2.设计学类、美术学类专业录取原则:考生美术类专业统(联)考成绩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划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进档考生学校按照专业志愿顺序和美术类统(联)考成绩择优录取。 3.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原则:符合投档条件,学校按专业志愿顺序和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体育类录取原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录取,学校对进档考生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文化课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课成绩高的考生。 三、新生奖助学金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等多种形式。 四、转专业政策  1.新生入校后可申请转专业,按照高考成绩和考核成绩进行综合审核。 2.大一第二学期申请转专业。综合学生在校第一学期成绩和表现,凡符合拟转入专业接收条件,均可在全校范围申请转专业。也可结合个人兴趣特长,根据高考成绩申请转到同分或低分专业。 3.大二第二学期申请转专业。土木学院、环境学院、建科学院等14个学院、37个专业,均接受大二年级学生转专业,给予学生第三次转专业的机会。 五、联合培养  学校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本科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在互派本科生短期交流,共建共享优质课程,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共享优质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本科生联合培养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辅修第二专业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申请选择辅修,辅修专业报名工作每年在学生入校学习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展。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课程,可获得辅修专业课程成绩单,按规定颁发辅修专业证书(非学历证书),在主修专业学位证书中注明获得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同一个证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本科生招生计划 ▎2019年各专业在陕录取情况统计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