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不可与奖励奖金挂钩,能破解“唯论文”吗?

更新时间:2020-07-31 17:05:49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7月29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要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注重论文质量和水平,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消息发出后,立刻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由看重数量转为看重质量,改革的风向固然好,然而也有部分质疑的声音: 没有奖励奖金,学者们就不会盲目追求多发论文、多发影响因子高的论文了吗? ▎奖励:非985/211高校更高 2017年,来自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3位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对中国近20年论文现金奖励政策的统计报告。 他们通过网络途径,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100个中国高校在1999年至2016年期间,168项针对自然科学论文发表的现金奖励政策。 这100个高校中,25所为985高校,33所为211(非985)高校,42所为既非985又非211高校。统计结果显示,尽管985、211高校的平均年度预算是其他学校的12倍,但非985/211高校对于论文的奖励更高。 以Nature、Science论文为例,985高校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NS论文平均将获得科研奖励约3.89万美元;211高校则给予每篇NS文章的第一作者5.38万美元;“双非”高校触手更要“阔绰”许多,平均每篇文章的收益超过6.32万美元,按照当年的平均汇率折算,约合人民币42万元。 尽管学校经费差距悬殊,985、211高校的科研奖励却反而更少,其中的原因可能很简单:985/211高校即便不为学者提供高额奖金,也根本不缺高水平的论文。 ▎论文:从点缀到标配 近些年来,论文已经从锦上添花的点缀逐渐成为了高校教师的标配。且不论发表一篇论文能够拿到多少奖励,如果没有高水平论文傍身,可能就将面临无法续聘或无法找到教职的窘境。 公开数据显示,对于绝大部分学科的学者来说,若想在211高校找到一席之地,1-2篇1区论文已是标配。部分优势学科引进人才,2篇1区论文已经只能得到副研究员的岗位。而这还仅仅是进校的门槛,聘期考核与留校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改革:从数量到质量 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改革的风向不是不看论文,而是从看重数量的量化评价制度转变为看重质量的代表作制度。 对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量化考核始终为人诟病,甚至有人因此将大学教师戏称为“计件 工”。然而当量化考评真正要退出历史舞台,喝彩声却并不如预期中那般强烈。 深究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一点:没有了数量这一客观标准 ,如何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主观评价又怎样才能公允地评价一位学者研究的价值? 放在国际学术界的语境下,同行评审已是惯例。有学者曾分享了他所在的研究组经历的一次国际考评,他的经验或许对我们今天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从学者所收到的评价结果来看,考评组主要围绕着研究的重要性及影响,研究的创新点,5-10年间的研究潜力等等几个方面进行学术评价,并十分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原创性,以及考评对象的研究工作与国际小同行相比,处于什么水平。论文篇数及期刊,是考核的参考标准之一。 尽管文件已经发布,但政策的真正落地执行还有一段路要走。在中国现行的高教体制下,学校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标准与国家对于高校的评价标准息息相关。 因此,若想从根本上动摇学术界“五唯”的不良风气,除了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评价标准之外,有关高校评价的配套改革措施或许更为重要。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