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取消海外经历要求,“土博”的春天终于来了吗?
更新时间:2020-10-01 12:19:37•点击: •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学术圈里从来不缺大牛。
媒体的聚光灯下,少年天才层出不穷,大多数人都已被打击到麻木,感慨完同龄人甚至是后辈们的年轻有为后,还是得埋头苦肝科研。
但26岁就拿下湖南大学副教授一职的李晟曼,还是在学术圈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不是她的年龄,而是她“没有海外经历”,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土博士。
学术圈里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有时,“土博”连进高校的入场资格都没有,更不要提在职称评选中被提拔为副教授了。
▎想进高校:“土博”成了原罪
土博和海归的差距有多大?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海归硕士算高层次引进人才,可直接落户。杭州西湖区的“325"计划,则直接把海归硕士和国内博士归类为同一档,扎了不少本土博士的心。
图丨国内博士和海外硕士待遇持平。
为了抢人才,各地政府和高校纷纷出台人才引进计划,但在落户政策、学术研究、安居费和子女入学等方面,土博和海归博士明显两个待遇,方方面面都对海归人才利好。
同样是高层次人才,经历了更严格的门槛筛选的“土博”,收获的却是打折的待遇。某高校研究员的招聘文件中,海外引进人员和国内引进人员的安家费、科研经费相差10万元以上。
各大高校和科研所也明显更青睐海归博士,招聘文件上往往有这么一条规定“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虽然只是“优先”,不是“必须”,但很多时候,土博在投递出简历后,往往拿不到进一步笔试、面试的资格。
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天之骄子的博士,仅因为一项“海外经历”,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之间就被划隔出一道天堑。
为了进高校,不少博士选择去国外“镀金”。以国内顶尖大学为例,2018年,北大、清华新引进的教师中,本土博士占比51.9%,海归博士占48.1%。其中,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到8成。
当本土博士好不容易在一众求职者中崭露头角,叩响了高校的大门,没有海外经历的阴影还延续到本土博士的工作中,成为土博晋升路上难言的痛。
高校里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海归引进人才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而土博却只能骑着“二八大杠”缓慢升迁,差距自然越来越大。本土博士需要出国访学甚至发数篇SCI才能与海归博士在同一起跑线上,未免有失公允。
▎海归受捧的背后,是中国教育70年的兴衰
时至今日,“海归”这个头衔的含金量已远不如前,出国留学也不再是奇事,但大众还是对海归群体抱有别样“偏爱”。
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大批优秀留学生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地回来建设祖国,为新中国初期的教育科技、国防工业奠基。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第二波留学生归国浪潮,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海归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
正是这些优秀海归学子的卓越贡献,使得国内对海归群体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尤其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学科评估、学科点申报、科研项目都对海归比例有一定的要求,高校招聘时自然更青睐海归群体。
且海归博士往往有更好的英文基础、更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开阔的学术思路。海归群体在海外拥有一定人际关系,可以为学校对接资源,促进国际交流,接触的科研前沿知识,也能促进学校对应学科的建设,自然备受热捧。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博士并不一定就逊色于海归博士,人才一刀切的后果,很有可能就因此错失人才。
▎偏见正在消除:本土博士用实力为自己加冕
当年,那些留洋博士归国建设,就是希望后人不必求学问于千里之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学术界和科研事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诚然海归博士视野或许会更宽广,国外的先进实验设备和顶尖大牛导师也使得海归博士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训练,但本土博士也有超过海归博士的成就,海归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会被时代淘汰。
在海外留学经历受追捧的今天,一大批优秀本土博士用丰硕的学术成果打破了高校对土博的偏见,社会对本土博士科研水平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李明洲,32岁时发表了一篇业内顶级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轰动。凭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没有任何海外经历的李明洲从副教授破格晋升为二级教授,担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38岁时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的卢柯,拒绝赴日深造,选择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共发表11篇science和1篇nature。
此外还有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刷屏的90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姗、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李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万龙等,没有海外经历,国内博士毕业就直接被高校聘为教授、博导。
时光流转70年,我国学术界和科研事业的发展水平和成果有目共睹,如果还坚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土博士就是不如洋博士”,海外经历一刀切,很有可能就因此伤了本土博士的心,导致人才外流。
对很多本土博士而言,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寒窗苦读十几年,同样是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毕业,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仅因为没有海外经历就被贴上“本土”的标签,被高校拒之门外,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2020年9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发布了《关于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通知》,率先宣布取消职称评审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评审条件。
图丨华南农业大学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的要求。
在学术道路上,真本事才是试金石,能力和学术水平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
从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改为有海外经历优先,从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变成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术界对人才的评价将回归“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心。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379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377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605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42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