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5位院士!这所高校再出大动作

更新时间:2020-10-18 17:13:28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据当地媒体报道,10月17日,在西华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聘请了5位院士助力西华大学的发展。 据了解,西华大学聘任罗锡文院士为“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特聘院长”,聘任刘大响院士为“四川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宫声凯院士为“西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王华明院士为“四川省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及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清平院士为“四川省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筹)主任”。 院士简介 罗锡文 罗锡文  男,1945年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0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1970年7月至1979年8月在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1979年8月至1982年6月在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留校至今。1987年4月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12月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10月至1988年7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州立大学进修,1988年8月至1989年7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进修,1992年6月至1996年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系主任、工程技术学院院长,1996年5月至2006年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农业机械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总体专家组智能农机装备专项组长、全国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组长、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水稻机械化产业体系专家等。    主要研究领域:(1) 稻精量直播技术与机具;(2) 农田精准平整技术与机具;(3) 农业机械导航与自动作业技术与装备;(4) 农业航空关键技术;(5) 农情信息快速获取技术与装备。  首创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体系,研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水田激光平地机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和直播机,无人驾驶棉花播种机和拖拉机。在国内最早提出“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业航空”的思路。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等6部,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刘大响 刘大响 男,1937年10月生,湖南祁阳(今属祁东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86年起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原624研究所)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现任中航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国家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动力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十多年来,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曾任数项大型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的总工程师、第一总设计师或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主持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和国际合作;在国家重点工程——高空模拟试车台建设中和国防科技关键技术预研中,主持完成数十项课题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和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编《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第七分册:进、排气装置)、《航空发动机——飞机的心脏》等专著四部,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100余篇。199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和劳模标兵称号。199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代表。2001年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金奖。2002年获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外事委员会委员。 宫声凯 宫声凯,1956年7月生,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88年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从事航空发动机用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及热障涂层材料工艺研究,获包括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研究方向  高性能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高温氧化防护涂层和热障涂层的材料与结构设计、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工艺、服役表征;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设计、单晶工艺、高温氧化及服役失效机理。  研究成果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防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王华明 1962年5月生,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金属增材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获德国洪堡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防973首席、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研究方向  1.   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2.   特种表面工程  研究成果  突破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关键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拓机械装备严酷环境关键摩擦副零部件激光熔覆多元金属硅化物高温耐蚀耐磨特种涂层新领域,成果在飞机、导弹、卫星、航空发动机等装备研制和生产中工程应用。获批发明专利1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他引3000余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荣获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荣誉。  吴清平 吴清平,微生物安全与健康专家,广东省梅州人。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吴清平院士针对我国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微生物安全风险,从基础研究着手,发明先进的共性监控技术并建立起相关理论体系,研制出重点产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理论不断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2项,获得省级鉴定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果3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授权85件;制定国家及地方标准10项, 其中国标8项;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18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广东省和广州市专利优秀奖各2项;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2014年获首届广东发明人奖,2017年获首届南粤突出贡献奖和第二届“叶剑英奖”,2019年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突出贡献奖。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