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与重生!2020年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进程的十件大事

更新时间:2021-01-01 15:23:54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我们满怀敬畏地回望,21世纪的第2个十年。 这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3000余所中国高校共同构筑起抗疫中一支坚实的科研力量。 这一年,固有的僵化格局将被打破,新兴的力量呼之欲出。 这一年,提升教育质量的激流越拓越宽,让中国高校开始重新审视大学的本质。 这一年,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都在激烈的碰撞中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奔涌向前。 2020年,10件大事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中国高校,站在历史的中心,见证并经历了中国这多舛又伟大的一年。 01  力 量  疫情中的磅礴力量 从中国的另一端,飞往风暴的最中心。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2月初,中国医学“四大天团”齐聚武汉。天河机场里一场时隔83年的“山川相逢”,令人动容。 以他们为代表,疫情爆发以来,120多所高校300多家附属医院的数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更有众多高校参与到研制相关疫苗、治疗药物的过程中,承担了科研、医疗、心理咨询、志愿者等重要工作,在危机来临之际彰显大学担当。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决定授予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大会还表彰了数百个来自高校系统的个人和团队,以此致敬每一所中国高校,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所贡献的磅礴力量。 02  破 局  新兴势力呼之欲出 对于终于启动的“双一流”动态调整工作,中国高校早已翘首以望。 2020年,首轮“双一流”建设进入验收期。“双一流”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自评和专家评议两个评价阶段。教育部的评价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相关消息透露,首轮“双一流”评价体系设计方案已经得到通过,对“双一流”高校数据采集的主要工作也将在今年12月结束。 部分高校在首轮建设周期内成果显著,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而另有部分高校在几年之中凭借优异表现突出重围,有望打破中国高等教育现有格局的新兴力量,在这一年已经呼之欲出。 03  拐 点  站在改革的“路口”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中国学术界已高喊了多年的“破五唯”真正推向了改革的拐点。 改革的动作接踵而至。破除“唯论文”,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其后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进一步明确: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与奖励奖金挂钩。 破除“唯帽子”,教育部发文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要求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国家、地方政策下,各高校、科研单位也纷纷开始探索出台评价细则。有“破”有“立”,让中国学术界科研评价方式的变革站在了交叉路口。 04  评 估  意义非凡的大检验 11月,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同时将第五轮学科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正式对外发布。 与第四轮学科评估相比,第五轮学科评估践行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调思政教育、师德师风等方面建设;同时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将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 这不仅是中国高校即将迎来的一次检验,更是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一次大规模实践。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第五轮学科评估都意义非凡。 05  回 归  大学回归育人本质 11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布,5118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志着以“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目标的“双万计划”,正式拉开建设帷幕。 按照主要建设单位,首批共642所高校入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表现出色。 让大学回归育人的初心与本质,在这场提升本科课程与教育质量的大变革中,他们无疑将走在最前列。 06  激 流  质量改革的激流 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下半年,教育部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明确导师权责、重点发展专硕、导师动态调整、实行分流机制;11月,新一轮学位点审核工作正式开启。 从2020年出发,质量改革的激流拓宽,研究生教育发展又将迈上新台阶。 07  谢 幕  千万人“消失”的母校 在世纪初大扩招的独特背景下诞生的独立学院,在这一年终于谢幕。 5月,教育部印发文件,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需要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并规定3种转设路径:转为公办、转为民办或终止办学。 转设的最后期限临近,数千万人记忆中熟悉的母校正逐渐变的陌生,甚至正在“消失”。这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各项历史遗留问题,正在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 08  线 上  教育的更多可能 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提前到来,并在一夜之间,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疯长起来。 5月,教育部公开表示,疫情期间的高校在线教学,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截至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其中既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验课;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打破了学校课堂的“围墙”,穿越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边界,这一年,教育有了更多的可能。 09  扩 招  计划之外的大扩招 2020年,考研史无前例的报考人数,迎来了计划之外的大扩招。 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的增长与突发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教育部进行了一次针对性极强的大扩招:以专业学位为主;重点针对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等特定专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扩招规模18.9万。 这是一个将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持续影响的重要决定,更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经历了漫长的备考,终于迈进校门后,2020级研究生将要面临的不确定性,或许还将有许多。 10  碰 撞  874万个体的命运 当创下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遇到新冠疫情,尚在懵然无知中的874万高校毕业生被突然卷进历史的漩涡,与时代产生剧烈的碰撞。 当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1071万,更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正在准备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个时代。 一切都来得意料之外。“大扩招”、“稳就业”,政策铺天盖地,纷至沓来。 洪流之下,一些人乘风破浪,一些人被迫妥协。 这一年,10件事。 一种坚定的,向上的,昂扬的力量支撑我们从波涛汹涌中走来。今天,我们将与2020年隆重告别。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寒星倏然而去。 2021,万象更新,我们将一起,向阳而生。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