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六创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更新时间:2021-01-28 16:53:43点击: 科研管理新闻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多位老师从比赛之初就全程参与到赛事的组织和各个项目的指导中来,陪伴学生和项目共同成长。海大的创新创业氛围正激励越来越多的学子勇于创业、善于创新。”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017级博士研究生景乾峰说。他参与的项目《海大智龙——世界级无人驾驶商船系统供应商》曾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在海大校园,像景乾峰一样的投入到创新创业大潮中的学子越来越多。“我们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最终实现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许民强表示。近年来,学校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凝练出“663”创新创业工作方略,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致力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服务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思创融合:加强创新创业的理想信念教育 大连海事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石丽红介绍,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意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这与思政课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提出思创融合理念。 在实践中,大连海事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注重挖掘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第六章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中进行重点讲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侧重讲解创新思维与思维方式等。 学校还统筹规划思政教育活动,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诚信教育等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此外,将暑期社会实践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相结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走进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依托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专创融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适应社会需要设专业,适应行业需要开课程,在此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与社会互动、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2013年,学校起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在救助打捞、海事管理、航运金融等各专业形成基础培养、专业创新、实务训练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在教改立项、资助教材和自编讲义建设项目中设立创新创业专项选题,且不设数量限制。现已出版《创业基础》、《创业管理》等教材,建立了《数学建模优秀案例选讲》、《创新创业成果汇编》等适合各层次学生特点和学科专业特色的案例库。 学校还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学生参加大创计划、双创竞赛等活动,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出版著作等产生创新创业成果,可以对课程成绩乘以系数或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实施弹性学制,为有志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通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的通道;每年从保研名额中划拨专门比例,用于奖励在双创实践中成果优异的学生。 学校坚持专兼结合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及指导教师队伍。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教师能力发展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校企合作科研团队,承接企业生产技术研发项目,在创新研究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每年对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奖励,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一项指标要求。 科创融合:提升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把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放科研资源,建立导师制,鼓励教师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学校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对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活动提供了载体支持,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创新创业学院与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级工程导航中心、国际海底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的国际、国家级的工程研究中心签订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协议,推荐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大平台建设中去,使学生能够具有国际视野,与社会需求前沿结合,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学校还通过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导师制,根据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科研兴趣,由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导师不仅在科研上予以学生训练,在思想教育、科技竞赛、大创项目、毕业设计乃至就业等方面也给予学生指导。 实创融合:打造海上移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引导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的创新技术内容深入浅出的融入教学中,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将科研成果以课堂讲授、专项试验、专题研讨、毕业设计(论文)等形式引入本科教学中,使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能进行创新训练,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独立申请创新创业项目或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学校建立了海上移动创新创业基地——教学实习船舶“育鲲轮”、“育鹏轮”,开创了创新创业实践的新模式,将创新创业工作同中国的海事教育改革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校每年组织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16个涉海专业2000余名学生进行海上创新创业实践实训,覆盖学校50%的学生。学生在船舶实习过程中通过对海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与环境及海上国防等领域的认知和探索,开启心智,酝酿产生创新创业项目选题,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海事产业链中。 企创融合:依海事产业之需锚定创新创业发展方向 大连海事大学按照海事全产业链布局专业设置和学科架构,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育人的理念基石,贯穿于校企合作的诸多方面。 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学校面向企业和行业征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从企业征集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解细化为本科生可完成的选题,选题内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结合“海洋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专业,自主拟定项目题目,加强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和转化价值。 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物理空间,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初级产品化提供条件保障。完善校外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导师、创业团队建立为种子项目提供“一站式”的辅导服务,对创业团队进行有针对性技术分析,促进创新性技术早日转化为产品。 此外,还依托大连海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产业投资基金、云创业服务模式,对市场需求大,发展好的项目进行投融资、全程辅导、市场对接等服务。通过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迅速将创业项目投入到市场。对于发展和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社会需求量大,通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科创板等方式实现间接或直接上市,推动项目的资本化。 就创融合:实现全程化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大连海事大学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无缝化对接融为一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化指导服务中。 据了解,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学校相关部门就会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人生经历和心得体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对新生进行朋辈教育。安排学生参观创新创业成果展,组织专家剖析学生中的创新创业成功典型,让新生领悟到立足于自己所学专业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价值与魅力。 在职业生涯规划环节,学校指引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和岗位,探索创业特质。通过专家讲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等多角度的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帮助学生发现创新创业机会和机遇。 在就业创业实务指导环节,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学校着力从创业机会识别、团队组建、风险评估、营销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辅导培训;针对“有创业潜质”的学生,通过配备导师,开设“项目诊断室”,主动跟踪、定期回访,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服务;对于“创业成长期”学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策、法律财税、技术支持等针对性指导服务,一站式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构建贯穿育人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明显提升,海大学子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誉,学校创新创业典型不断涌现,近三年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1302项、3490人次,海大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面向未来,海大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抓手,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说。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科研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含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系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中职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科技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点击》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