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揭露“大科学”背后沉重真相:团队规模与颠覆性创新反相关
更新时间:2019-02-17 22:20:25•点击:654 • 科研管理新闻
英国《自然》杂志栏目发表了(中国时间2月14日, 英国时间2月13日)一篇重量级的调查统计性的论文(《大型团队成长性发展科学技术 小型团队则破坏性创造科学技术》) 。论文作者是:Lingfei Wu, Dashun Wang, James A. Evans (中文音译:吴凌峰、王大顺、詹姆斯·艾文, 前两位可能是华人,了不起!)。论文分析了60年来(1954年~2014年)6500多万篇论文/专利/软件等,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结论:他们的统计发现,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wpisrc=nl_science&wpmm=1这篇论文非常重要,研究者以他们富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揭开了隐藏在“大科学背后的沉重的真相”,说明究团队更重视和追求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那些现实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大的项目。这种项目往往在当时那个时代很风光,舆论度高,媒体更关注,往往是热点,往往是焦点,往往是记者追逐的对象,也往往容易受到投资人的关切和政府的支持这种项目获得资金更容易,获得的金额量巨大。各种奖金奖励等也往往将聚光灯照向他们。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实是,那些科学领域中不知名的独立学者或小团队,却在科学和技术的最前沿的天际线上拓荒和耕作。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上,往往更重视真正的难题和最尖端性问题,因此他们才真正承担了科学前沿区的最大的风险性。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工作,才维持了科学的后驱力,维持了科学的生命力。但是,他们却往往得不到舆论的关注,没有记者的注意,无法被聚光灯照射,在资金上也往往更困难。这就是该论文所揭示的当今科学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态真相。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科技发展的组织方式上,多数舆论对“大科学”的组织模式往往给予过多的虚夸赞美,严重脱离实际,而对“小科学”往往当做是过时的组织模式给予贬低。但愿这篇重量级的论文给这种“以大为美”的头脑发热,泼上一盆清醒的凉水。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华春雷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10327-1162214.html(来源:中国科学报)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
推荐阅读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720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729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957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63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