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开展全国论文自查!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46点击:42 科研管理新闻

这篇学术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包含了一些荒谬的图片,比如拥有四个巨大睾丸的大鼠、类似电路板的细胞信号传导图,以及莫名其妙的标签词。这些图片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学术侦探Elisabeth Bik对这篇论文提出了严厉批评,称其为一个令人悲哀的案例。她指出,虽然这些插图看起来漂亮,但它们毫无意义,并且在解剖学和科学上都是不正确的。

发表3天后,这篇论文被撤稿,编辑部表示,“该文章未达到本刊编辑和科学严谨标准”。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快被撤稿的学术文章。

撤稿,好像成为了中国学术界挥之不去的阴影。自202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涉及中国学者的撤稿已超过17000篇,2023年全年撤稿论文中,约四分之三来自中国学者

岌岌可危的学术声誉拉响了不安的警报。

撤稿引发的连环风暴

过去一年,论文出版商Hindawi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且规模空前的撤稿风暴,而风暴的中心,是中国。

据Nature分析,2023年Hindawi撤稿的9600余篇论文中,约8200篇来自中国学者。此外,美国Healsan Consulting LLC的数据显示,中国作者的SCI论文撤稿比例在全球持续增高,2023年竟然高达75%。过去二十年,中国在全球的撤稿率已经排名第四

年底的时候,Hindawi在《大规模打击出版操纵》的白皮书中解释了这一年的撤稿事件。

Hindawi的诚信研究人员在多个特刊中发现了“可疑模式”,怀疑同行评议过程被系统性操纵,尤其是大量负责特刊的客座编辑出现了不可控的风险。而从调查来看,Hindawi特刊被论文工厂渗透的规模比最初预期的要大得多。

Hindawi的母公司Wiley出版社透露,因为撤稿问题,2023财年公司预计损失3500万至4000万美元,为此他们将放弃Hindawi的品牌

至此,这场风暴,裹挟着大洋彼岸的水汽,席卷到了国内。

2023年11月20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下发通知,因Hindawi等国外出版机构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对我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决定在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需要主动排查梳理自2021年以来撤稿论文情况,核实论文撤稿原因,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通知附带了教育部已知的详细撤稿清单,撤稿的主要理由则是疑似存在操纵同行评审过程、未真实开展实验、存在代写代投等不端行为,可能与“论文工厂”有关。除了对清单内的撤稿做出汇报外,高校也需主动上报未列入清单的撤稿。

这份通知逐级传达,河南、陕西、河北、福建等省级教育厅对省内高校做出撤稿论文自查的要求,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高校随即展开自查工作。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2月15日的截止期限,目前,各高校应该已经上报了自查情况

Nature对此次中国的论文撤稿自查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中曾深入研究过中国撤稿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布拉德利大学的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家Xiaotian Chen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全国性撤稿调查行动,以前的调查主要是逐个进行的,但这次所有机构都必须同时进行调查。”

另一场风暴,风雨欲来。

难以发现的学术造假

长久以来,学术造假都被蒙了一层透明的罩子,你知道它存在,却很难触碰到。

苏州大学教授贾鹤鹏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有过实际科研经历的人都知道,伪造数据在本质上是很难完全查清楚的,从理论上,从样本描述到实验笔记(以及笔记上的日期签字)再到实验结果,都存在被做手脚而几乎不被发现的可能,除非被参与者举报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11名硕博研究生联合实名举报导师学术造假事件就是如此。学生们在125页的PDF文件中,详细列出了导师篡改实验数据、科研图片造假、操纵同行评议等造假材料

在大众叙事里,这是一场以下克上的热血奋战,但对当事学生而言,这其实是一次悲壮的孤注一掷。在举报前,有学生甚至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随时离开。

不积累到生死攸关的程度,研究生一般是不愿意或者不敢提出来的。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相对比较短暂,有的时候等问题暴露出来,一年两年忍忍就过去了,而举报是没有回头路的。”一位大学教授如是说。

这场视死如归的战争最终以撤销导师校内一切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撤销其涉及学术不端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的通报,宣告了学生一方的胜利。

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仍是一次特例。正是因为少见,所以有关学术造假的举报,往往会引起更多关注。

而在导师和学生这种很难平等的层级下,埋藏着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正确的道路

缘何中国会成为因学术造假而撤稿的重灾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用一句话解释了这个问题,“当前的科研诚信问题,一定程度来自不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正教授要求核心论文n1篇(n1>=8),还得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论文若干篇;副教授要求核心论文n2篇(n2>=3),一般论文若干篇。”这是某211大学制定的职称评审标准。身处其中的老师感慨,“如果论文不能达到数量,评职称根本没有希望。

在教学、科研中团团转的高校老师,被捆缚在了一个数数字的牢笼中,稍不注意,就会行差踏错。

因此,教育部此次对撤稿论文采用自查模式,其实是为身不由己的人留下一条撤退的后路

就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莉,在关于中国科研诚信的社评文章中提到的“先原谅再强硬”,对于过去的造假行为,应予以警告,但一旦在守则实施之后出事,研究人员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河南省教育厅就在通知中表示,对在排查活动中,作者该报告未主动报告的,该严肃处理未严肃处理的,一经调查属实,省教育厅将按照要求,对涉事人员予以顶格处理,并对所在高校予以约谈和通报

尽管具体的处罚形式尚不清楚,但或许2017年科技部等五部门的一次撤稿事件处理结果可以作为参考。当时,各涉事作者被撤销获得的科技奖励、学术奖励、荣誉称号,取消一定期限内晋升职务职称等资格,中国工程院还暂停了1名涉事作者的院士候选人资格

高校上报撤稿论文自查情况还未可知,但从各高校在通知中不约而同提到的将来要研究建立长效机制上,我们还是看到了某种希望。

各学院要扭转科研工作中唯论文、重数量轻质量等不良倾向,学校也将在版面费报销、论文奖励、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限制,进一步完善以科研质量、科研绩效、科研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考核生态。

培养科研诚信需要时间,但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聚焦高校建设与年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