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怀来校区的名称变更为“北京理工大学怀来科研试验基地”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47点击:60 科研管理新闻

北京理工大学怀来校区的名称变更为“北京理工大学怀来科研试验基地”可能意味着该校区的定位和功能发生了调整。通常情况下,这种变更可能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该校区的主要用途和任务,并可能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相关。

图丨北京理工大学怀来校区,更名“怀来科研试验基地”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新年贺词》中也采取了“怀来科研试验基地”的表述

官方表述的变化意味着,继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更名“太仓智汇港”之后,又一所985高校的异地校区,已悄然更名。

图丨2022年,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更名太仓智汇港

2022年4月,《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披露,哈工大已撤销异地研究院4个

风靡中国高教界40余年的异地办学热,缓缓步入了冷静期。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

“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图丨教育部,正式提出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

异地办学的兴起,本质上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再次分配与调节。

1983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鼓励老牌实力院校采取“下蛋”办法,举办分校

从学校角度来看,研究型大学在人才与项目上的争夺日趋激烈,而寻找增长点首先需要物理空间的扩容

而对于一些经济富裕、但高教资源稀缺的东部沿海省份,引进高水平大学,不仅可以“借鸡下蛋”,快速弥补高教资源缺口,更为吸引人才集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在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一拍即合中,大批受限于东北、西北等区位的高校,纷纷选择东进、南下

尽管地方与高校看似“双赢”,但背后的隐患也难以忽视:

一方面,高校谋求政策红利、仓促布局,容易导致异地校区师资质量不高、办学资源稀释、大学精神缺失等问题, 运行成熟者如哈工大深圳校区,则又出现了最低投档分数线高出本部数十分的“倒挂”情况;

另一方面,高校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或地方财政,异地办学超出了原有的设置规划在最基础的投入责任上又一直未能得到明晰

在体制机制上找到合理解决方法前,高校的异地办学将走向何处,仍然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过度鼓励异地办学,东北、中西部高校一窝蜂到沿海发达地区设立校区,打破了原有的高校区域布局,或许会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但仅在行政命令上禁止异地办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也并不公平。

尝试将地区经济的差异,在投入上重新达到平衡,或许更有助于抚平中西部高校的‘焦虑’,让高教资源流动有序”。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这样说。

聚焦高校建设与年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