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拉尔泰犀化石揭示千万年前真犀族早期迁徙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48•点击:46 • 科研管理新闻
现代犀牛仅存5种,都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然而在过去5600万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里,犀超科却是一个异常繁盛的类群。现生犀牛均属于犀科中的真犀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存在一个鼻角,或同时存在一个鼻角和一个额角。而目前中国最早的真犀族动物化石记录是来自河北磁县九龙口中中新世的磁县拉尔泰犀。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指导博士研究生李世杰对该化石材料进行了再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古脊椎动物学报》。
磁县拉尔泰犀生态复原图。古脊椎所供图
在欧洲和非洲,早期真犀种类虽少,个体数量却众多。而东亚化石记录的种类和数量都很稀少,迄今为止,唯一的记录就是在河北磁县九龙口。磁县的真犀虽然与拉尔泰犀最相似,但与苏门犀的形态依然很接近,而与后期的其他更特化的双角犀类相差较远。研究表明,双角犀在演化上非常保守,与拉尔泰犀分离后的1000多万年中变化很小。
研究人员解释,这一现象可能与晚新生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关,稳定的气候和丰富的食物资源带来的选择压力很小,许多原始的类群,比如大熊猫、臭獾、林狸在这种环境中幸存下来。而在更温和的地区,全球气温下降和欧亚大陆北部干旱化显著改变了犀牛的生存环境,那里的其他真犀逐渐演化出更大的体型和更复杂的牙齿,显得与祖先类群相距甚远。
九龙口是目前中国唯一已知的存在中中新世真犀的地方。在年代相近的内蒙古通古尔、宁夏丁家二沟、甘肃老沟、新疆哈拉玛盖等动物群中,犀牛组合比较相似,大量出现的都是无角犀、远角犀和板齿犀,而没有真犀。九龙口动物群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丰富,除犀牛外,还有爪兽、鬣狗、剑齿虎以及多种鹿和羊,既有更适合草原环境、也有更适合森林环境的类型,这表明动物群生存于开放和封闭的混合环境。
与前面提到的其他中中新世化石产地相比,九龙口动物群表现出显著地更偏向于封闭环境的倾向,即生境中的树木更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其地理位置决定的,更靠近海洋,海拔更低,而且可能比亚洲内陆更潮湿。早期的真犀通常齿冠较低,适合吃树叶而非草本植物,因此更有可能适应封闭的环境。磁县拉尔泰犀的存在支持了九龙口动物群可能位于中国西部开放优势环境与东亚沿海和东南亚封闭优势环境之间的生态边界附近的解释。
此外,来自九龙口的犀牛与来自欧洲约1500万年前的拉尔泰犀非常接近,也表明当时东亚和欧洲之间存在潜在的生物地理联系。通常认为,中新世中期欧亚大陆之间的这种联系并不强,因为这一时期东亚北部有别于欧洲和东南亚东南部,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物区。研究人员解释,这可能与东亚更开放的环境有关,而磁县拉尔泰犀与欧洲的相似之处说明此时欧亚大陆两端仍存在直接的物种迁徙。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9615/j.cnki.2096-9899.230630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346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344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536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38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