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中心主任:评价重点要转向贡献度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49点击:43 科研管理新闻

  2023年8月28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简称评估委员会)在上海大学召开第七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第七届评估委员会新任委员58名,会议选举产生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范海林当选主任委员,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学位中心副主任任增林、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杰、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姜国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林梦泉当选副主任委员,学位中心评估处处长任超当选秘书长,学位中心跨境教育评估与合作处副处长陈泳均、专业学位处副处长钟艳当选副秘书长。

  会上,主任委员范海林从“新集体、新使命、新要求”三个方面,对新一届评估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部署。

  在“新集体”方面,他总结了三个显著变化。与上一届相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分布更加合理、单位类型更加多元、学术属性更加突出。

  在“新使命”方面,他指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信息化、现代化“三化”叠加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任务使命不断演进,尤其在推动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重构的任务中,要将评估评价的重点更多转向贡献度和影响力,将评估评价的功能从“裁判员”“指挥棒”转变为“引导员”,要从高等教育视域下超脱出来,推动评估评价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因此,评估委员会要做好“研究员”,围绕研究生教育评价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要做好“联络员”,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要做好“宣传员”,汇集各方力量和资源,主动及时开展宣介工作。

  在“新要求”方面,他要求各委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委员会会议和开展的各项活动,依托各自单位组织力量积极承办评估委员会活动、牵头开展学术研究等。

  今年7月4日,在武汉召开的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上,范海林也曾谈到“高教评价要扭转‘重学术轻贡献’的倾向。”

  在《深化新征程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若干考虑》的大会主题报告中,范海林表示,面对“发展中的挑战”“打压中的突破”“开放中的博弈”等复杂局面,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务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迈向新征程,对内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对外要着眼世界一流,体现国际共性,在世界坐标系中看发展;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出重大原始创新,取得关键技术攻关。

  高等教育的评价也需转到对大学贡献度的评价上和对大学影响力的评价上。

  讲贡献度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影响力就是大学的国际美誉度、吸引力、塑造力。要用贡献的尺子量高校,从“排座次”到跳起来“摘桃子”,加强应用性评价,扭转“重学术轻贡献”的倾向。

  范海林表示,要开展大学贡献的专项研究。贡献要基于我国关键领域短板,聚焦重大理论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