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49点击:45 科研管理新闻

最近,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在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某生产井实际钻探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新技术,首次在白垩系舒善河组下2段储层中实现了油气产出,这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据了解,这一创新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和三维靶点精准导航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准确描绘地下油气层的结构,引导钻头精准地进入最佳开采位置,从而获得高产的工业级油气流。

今年8月上旬的生产测试显示,这口生产井的日产石油量为13.5吨,天然气产量达到4.2万立方米,其油气产出约为邻近井的5倍。此外,储量方面,产出的天然气约为5.1亿立方米,凝析油约为16万吨。这一成果标志着首次实现了白垩系舒善河组下2段储层的油气突破。同时,这一实验验证了“智能导钻”理论技术体系的可靠性,为我国深层油气高效低成本钻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白垩系油气藏位于塔里木盆地,埋深超过4000米,呈现“千层饼”状结构。在这种复杂地质环境下,精确定位储层的空间分布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定向钻井技术难以满足需求。中国科学院的智能导钻专项科研团队与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通过“多尺度地质规律-多源地球物理探测-高精度油藏建模-精准定向钻井”的多学科融合研究,利用智能算法建立了河道砂体、测井信息、三维地震和地质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油气藏米级尺度的“构造-岩性-成分”三维地质模型,预设了多个钻前靶点,并设计了水平井的轨迹。经过多次井场试验,自主研发的多支仪器已经完成了技术定型,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高效低成本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这项研究成果以“结合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实验和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煤和聚乙烯的共热解行为”和“利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煤和高密度聚乙烯共热解过程中炭前驱体的动态结构变化”为题,在能源化工领域的期刊《燃料》和《化学工程学报》上发表。冯炜博士是这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白进研究员和郑默副研究员是共同通讯作者。这一系列研究为我国的能源清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