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措施,极限防守!2023国家杰青、优青,整治“打招呼”顽疾!
更新时间:2024-04-18 17:54:50•点击:66 • 科研管理新闻
近日,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的一系列改革,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表示“尽最大可能使“打招呼”起不到效果”。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重点整治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的顽疾。以往专家被“请托、打招呼”有哪些形式?
窦贤康:前不久,自然科学基金委制作了“坚决抵制‘请托、打招呼’行为”宣传片,列举了广撒网在微信群打探项目评审信息、向领域内专家打听函评情况、给多位小同行发送邮件请托、打探专家名单等行为。
具体来说,“请托、打招呼”行为主要包括:申请人探听尚未公布的评审专家信息、评审结果和未经公开的评审信息;为获得有利的评审结果,进行游说、说情等;以“打招呼”“走关系”或其他方式干扰评审工作、影响评审结果、破坏评审秩序的请托行为。评审专家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等,搞“人情评审”,为他人的请托行为提供帮助、协助或其他便利。
中国新闻周刊:在整治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的顽疾方面,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哪些具体举措?
窦贤康: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正面引导、极限防守、严肃惩戒”三方面,尽最大可能使“打招呼”起不到效果。
首先,我们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内部召开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调研座谈会,开展了多轮调研,听取委内外人员意见建议,并利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受理工作总结会议的契机,向参会的80余家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宣讲。
在“极限防守”上,我们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并形成相关制度。今年杰青、优青项目评审时,我们对答辩类项目的评审会议形式、纪律要求、专家选取等做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比如:
在通讯评审过程中,我们缩短评审时间,增加评审批次,缩小“打招呼”的窗口期。
在会评时,增加“大同行”专家比例,答辩分组严格保密,直到答辩当天才公布。
评审专家从收到会议邀请开始直到评审会议结束前,避免与答辩人员主动交流,报到后统一保管手机,会议期间不离开会场区域。
专家在进入会议室前,不允许私下讨论,不清楚所在分组及评审项目情况,中午在会场统一午餐、午休。
我们还要求答辩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不得在会议酒店住宿、用餐,答辩结束后迅速离开。
此外,自然科学基金委把“打招呼”问题列为今年监督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与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一起,将涉及项目评审“打招呼”的典型问题举报列为重点查办案件。对涉嫌的相关责任人,我们会暂停其参与本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评审。
检验工作好与坏最本质的标准,是看最好的人有没有上来,最差的人有没有被淘汰。从评审专家和答辩人的反馈来看,今年整治有明显的效果,之后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相关整治工作。如果我们设立的项目不科学,没有形成良好的评审机制,最优秀的人得不到有效支持,对中国基础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343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338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529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38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