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80%资产给学校建楼,这位“中国百校之父”不该没有姓名

更新时间:2019-04-09 00:21:21点击:488 科研管理新闻

在中国一代莘莘学子的记忆里,有个人的名字极为熟悉,那就是邵逸夫。如果你在地图上搜索逸夫楼,查询结果会显示3万条信息,这些由邵逸夫卷则的“逸夫楼”密密麻麻遍布在中国各个角落。1990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还将编号2899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然而另一位有此等荣耀的,是一个大家或许有些陌生的名字——田家炳。1993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2886的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至此田家炳和邵逸夫可以说成为了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双星。相较于邵逸夫,品行低调的田家炳很少见诸报端,却至今已捐出了超过10亿港元,给超过300所学校用于教育事业。诚然在金额上与邵逸夫有差距,但他却是唯一一位,将自己80%的资产都用于慈善的老人。本是亿万富翁的他,为了教育“想方设法”把自己弄成穷光蛋,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相信他依然会这样选择。2018年7月,香港商人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田家炳基金会发布的讣告在田家炳生命的最后二十年,这位曾经的超级富豪却清贫度日,甚至在死后也没有留下什么巨额财富。他没有私家车,每天都是坐地铁、公交或走路上下班;每月生活开支只有3000港元;儿女婚嫁喜事一切从简;自己80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一直佩戴电子表,款式旧得不便示人……与此同时,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正在中国拔地而起: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大约1800间乡间学校图书室…几乎遍及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因为这些由他捐赠的楼房,田家炳也被世人尊称为“中国百校之父”,而说到这项以教育为终生的事业,或许跟田家炳的成长经历有关。1919年11月20日,田家炳生于广东梅州一个书香世家,这里的孩子幼承庭训、敦品励学,从小就熏陶着做好人好事的风气。家中,田家炳的父亲虽以经商为业,却怜贫恤孤、乐善好施,还教导儿子背诵《治家格言》,要他“勤、俭、诚、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田家炳,深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在童年记忆里,田家炳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或其他地方,张贴有记录捐赠事迹的“芳名录”,他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成为芳名录上那样的人。15岁那年,因父亲不幸病逝,田家炳不得不弃学从商,扛起家业。1937年,田家炳前往越南推销家乡盛产的瓷土,在那里,他曾被黑社会恐吓过,被殖民政府敲诈过,最终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才智,在短短2年内奇迹般地成为了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但随着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相继爆发,受到波及的田家炳失去了自己的产业。从1935年至1942年,田家炳遭遇了人生的种种重创:少年丧父、第一次创业付之东流、兄嫂去世、第二次创业被扼杀等,但是这些都没有打败他。田家炳转而改往印尼谋生,在那里创办超伦树胶厂、塑料薄膜厂,并凭借着睿智的经商哲学,很快便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1958年,印尼的排华倾向愈发明显,这让他十分忧虑,加之他希望儿女能够接受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于是他决定举家搬迁至香港,重新开始他的事业。当时正逢香港轻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田家炳在一片滩涂的新界屯门填海建厂,创立了田氏塑胶厂、田氏化工厂,专事生产塑胶薄膜和人造皮革,协助香港塑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0年,当普通人家还攥着几百块钱的工资时,田家炳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被人们称为“皮革大王”、“化工大王”。随后,作为香港人造皮革和化工行业领军人物的田家炳开始向房地产进军,成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宇开发。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在广东东莞及广州设厂,扩充其化工产业版图。尽管田家炳白手起家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但他为世人瞩目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富甲一方的家业。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经济欣欣向荣,无数富豪开始抓住更多的机遇,布局自己的商业帝国,可田家炳却开始逆流转身,成为商业界的“逆行者”。彼时,正处在财富积累黄金时代的他毅然退居幕后,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而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上。很多企业家的目的是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百年基业,而田家炳给他和他的家族制定的目标是:做百年慈善。因为工作经历的关系,田家炳在印尼生活了20多年,也得以有机会走访欧洲国家。这些经历对田家炳视野的形成影响很大。他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田家炳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教育发达,“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兴旺发达有多重要。”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是田家炳此生最大的遗憾。“我的学历低,但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1982年,田家炳捐出价值10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教育公益。此后,田家炳推辞了各种商业大会以及各种响当当的头衔,在1984年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自己专注于教育事业,成为了一名职业慈善家。也正是那段时间,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都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了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彼时,田家炳对外承诺的捐资也难以为继。但田家炳认为,已经承诺过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决定以低于市场价的5300万港元卖掉地处九龙塘高尚住宅区占地900余平方米的大别墅,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田家炳曾对记者说:“我有20多个子孙在香港,子女们不同意我卖别墅,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20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按照当时香港的房价,那栋别墅的市值超过1.2亿港币,但是为了尽快换成现金,田家炳仅把售价标为5300万元。后来买房者因为感动于田家炳所做的事情,主动加了300万,最后以5600万成交。田家炳后来带着太太,租用了面积很小、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别墅的一个公寓楼作为新家。2003年,香港政府出台一项政策,凡是得到民间资助的大学,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等额资金支持。田家炳知道后非常兴奋,虽然那时候基金会已经超支,但他还是向银行贷款了六百万元港币,用来资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2005年,为提前付清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还将13万平方米、24层高的田氏广场售出,获得款项近3亿港币,悉数捐献给了数十所大学、中学。从1984年田家炳在家乡广东大埔县捐建的“家炳第一中学”开始,全国34省市区(除北京与西藏外),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生活中,包括子女在内曾有很多人不理解田家炳的教育慈善事业,只有电影大亨邵逸夫支持他的做法。但区别于邵逸夫专注于高等教育、为内地大学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而田家炳则更注重基础教育,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中小学领域。田家炳笑称,中小学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在他看来,基础教育才是实现社会公正最有效的途径。“大学并不是谁都能够念的,但有了中小学,每一个学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受基础教育的孩子比例比受高等教育的要高”。为此,他将更多的钱投入到内地偏远地区,“内地基础教育极需发展,这也是我重点捐助内地的原因。特别是山区的穷孩子,我希望看到他们可以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是100万元捐款,如用在内地发挥的成效可能比用在香港大几倍,因此基金会90%的捐款都用在内地。虽然基金会是在香港注册的,依例捐助内地要缴税,但他并不计较税务得失。田家炳说,他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甚至有时觉得,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中学,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书可读,感觉会是毕生最大的寄托。除了重视基础教育,田家炳还极其重视师范教育,并将此作为支持教育的重点。他大规模捐建各省市区师范大学,设立田家炳教育书院。至今,几乎在每所师范大学,他都兴建了一所教育书院。就是这样的精神和理念,让田家炳千金散尽,终于换来内地“田家炳楼”的遍地开花。并且,田家炳捐赠过的每一所学校,他几乎都去过,不是为了听赞美或褒奖,也不是为了接受感谢。他只想确认一件事,那就是: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学校做不好,把田家炳三个字写上去,不但不会荣耀田家炳,反而会丑化田家炳,家长就会讲,儿女千万不要送到田家炳学校读书,那田家炳就会是个耻辱。”田家炳说,他一直用这个激励自己,也要求基金会的同仁,要求所有接受捐赠的对象,一定要实实在在把学校办好,不要辜负大家的期待。早在70多年前,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大声疾呼:想要造成一个好学的民族,需要一百万位武训先生,开办三百万所学校及读书处,平均每校每处普及一百五十人之教育,才能叫整个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人家家读书、人人明理,才能保证整个民族继续不断之进步。类似的话,田家炳老人也曾说过,“13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正如田家炳基金会官网上“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的八个大字那样,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田家炳从未局限于构建个人的商业帝国,在他的泱泱财富帝国背后,涌动着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教育事业、对国家民族矢志不渝的爱。纵观田家炳的一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纯粹和无私,以及自身修为和品德的高尚,即使有万千财富却也坚守内心的澄静从容,真可谓“有松柏之实而不居其名,有梅竹之风而不矜其节”。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兼济教育的“田家炳”、“邵逸夫”们。(来源:精英说)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