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中国学者同时在Nature发表9篇文章
更新时间:2019-05-03 16:23:36•点击:518 • 科研管理新闻
在5月1日,中国学者/华人在Nature同时发表了9篇文章(包含最新的一期Nature),我们对这些文章做一个系统总结:【1】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院士联合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和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黄开耀研究员等多个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杂志发表了题为“A vitamin-C-derived DNA modification catalysed by an algal TET homologu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TET双加氧酶的同源蛋白CMD1能以维生素C为底物,在DNA的5-甲基胞嘧啶上催化产生一种全新的DNA修饰5gmC。并进一步发现这种具有独特的DNA修饰活性的CMD1蛋白与5gmC参与了光合作用的反馈调控。该研究对于丰富DNA修饰的研究内容,更进一步了解表观遗传学的深度内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细胞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膜性区室中蛋白质和核酸的浓度。这些生物分子缩合物由包括液 - 液相分离的过程形成。液 - 液相分离所需的多价相互作用已在体外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人们对体内该过程的调节知之甚少。清华大学李丕龙研究团队等人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 FLL2 promote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polyadenylation complexes”的文章。该研究结果表明,卷曲螺旋域蛋白可以促进液 - 液相分离,这扩展了我们对控制液体样体内动力学原理的理解;【3】中科院物理所柳延辉研究团队等人在Nature发表了题为“High-temperature bulk metallic glasses developed by combinatorial methods”的文章。研究人员报道了铱/镍/钽金属玻璃(和其他含硼金属玻璃)的设计,其玻璃转变温度高达1,162开尔文,过冷液体区为136开尔文,比大多数现有金属玻璃的宽。与现有合金相比,IR-Ni-Ta-(B)玻璃在高温下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在1000 kelvin的温度下,玻璃强度为3.7千兆帕斯卡。玻璃形成能力的特点是临界铸造厚度为3毫米,这意味着在高温或恶劣环境下应用的小型部件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热塑性成形获得。为高强度、高温、大块的其他具有高性能的玻璃合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可能和方法的支持;【4】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邹伟平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D8+ T cells regulate tumour ferroptosis during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免疫疗法激活的CD8 + T细胞增强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脂质过氧化,并且增加的ferroptosis有助于免疫疗法的抗肿瘤功效。从机制上讲,从CD8 + T细胞释放的干扰素γ(IFNγ)下调SLC3A2和SLC7A11(谷氨酸 - 胱氨酸反向转运系统xc-的两个亚基)的表达,损害肿瘤细胞对胱氨酸的摄取,并因此促进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和ferroptosis。总而言之,T细胞促进的肿瘤ferroptosis是一种抗肿瘤机制,并且与检查点阻断相结合靶向该途径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兰州大学张东菊及德国马普演化人类学研究所Jean-Jacques Hublin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甘肃夏河县新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可以确定其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建议命名为夏河丹尼索瓦人,简称夏河人。结果发现,该化石目前是除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也是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证据(距今16万年前)。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特征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分布、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等问题提供了关键证据;【6】哈佛医学院Bruce M. Spiegelman团队(曾兴第一作者)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Innervation of thermogenic adipose tissue via a calsyntenin 3β–S100b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产热脂肪细胞表达哺乳动物以前未知的,内质网特异性蛋白质,称之为Calsyntenin3β。脂肪细胞中Calsyntenin3β的遗传损失或表达增加分别减少或增强脂肪组织中的功能性交感神经支配。消除Calsyntenin3β使高脂肪饮食的小鼠易患肥胖症。在机制上,Calsyntenin3β促进棕色脂肪细胞S100b-a蛋白(该蛋白缺乏信号肽)的内质网定位和分泌。 S100b在体外刺激交感神经元的神经突向外生长。棕色脂肪细胞中的S100b/Calsyntenin3β被同时缺失,有趣的是,在棕色脂肪细胞中再次表达S100b,挽救了由Calsyntenin3β缺失引起的缺陷性交感神经支配。该研究数据揭示了产热脂肪细胞和交感神经元之间的哺乳动物特异性通讯机制;【7】耶鲁大学David G. Schatz,Xiong Yong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Transposon molecular domest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RAG recombin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文昌鱼ProtoRAG转座酶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开始,鉴定了其氨基酸残基和结构域,其获得或丧失功能支持RAG偶联裂解的倾向,它对不对称DNA底物的偏好并且它无法在细胞中进行转座。研究结果揭示了抑制RAG介导的转座的双层机制,阐明了V(D)J重组的进化,并提供了控制转座子分子归化的原理的见解;【8】美国Salk研究所Tony Hunter院士和史宇博士、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等的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LIF-mediated paracrineinteraction for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and monitoring”的文章,正是基于假设PSC和PCC之间的通信可以成为开发PDAC治疗和诊断有效策略的可利用目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是介导胰腺癌细胞和星状细胞之间信号传导的关键因子,并且其可以作为胰腺癌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9】复旦大学金力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109种语言进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得出949个词汇根义,估计汉藏语言差异的时间深度约为4,200-7,800年,平均值约为5900年。此外,系统发育支持了Sinitic和Tibeto-Burman语言之间的二分法。该结果与考古记录以及中国农业扩张的农业和语言传播假设相兼容。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东亚史前人类活动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语言学立足点。(来源:iNature微信公众号)双一流科研管理新闻科研管理系统
-
中央民大: 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
2024-04-19 08:52:05•346 次
-
9项被评为“差”! 杰青首次结题分级评价结束
2024-04-19 08:52:05•346 次
-
中华医学会: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启动,5.18日截止
2024-04-19 08:52:05•537 次
-
即将开赛!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来了!
2024-04-19 08:52:05•387 次